中医古籍
  • 学会四字功秋季能养肺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每到秋天就感到伤悲,肺病也越发加重。不止是她,很多人进入秋天都会引发肺病。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教授张诗军解释,秋天肺气最旺,此季最容易发生肺病。另外,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现象。专家建议,市民可以从饮食、锻炼、吞吐呼吸等多方面养肺养阴。

    文/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李绍斌、陈起坤

    秋季饮食应注重滋阴润燥

    张诗军表示,“秋季养阴”适合于血虚、阴虚者,类人容易在夏季发生以虚热证为主的各种症状,如手足心热、面部热感、心烦、口干咽燥、大便干燥等。这类人适合在秋季进行适当的补阴调养,即夏病秋治。

    秋季气温渐凉,气候干燥,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燥容易伤及人的肺脏,耗伤人的肺阴,使人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 张诗军表示,根据“燥者润之,滋阴润肺”的补养原则,要选用滋阴润燥、补养肺气的食物和药物进行补益,包括银耳、甘蔗、梨、芝麻、藕、菠菜、木耳、香蕉、乌骨鸡、豆浆、饴糖、鸭蛋、蜂蜜、百合、天冬、麦冬、沙参等。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以使肺脏安度金秋。

    张诗军介绍认为,秋季饮食还要“少辛增酸”。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这些食品属于辛散之品,与秋季收敛之性向背;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符合秋季收敛的特性。

    “四”字功能治呼吸道疾病

    夏季人体稍微运动就挥汗如雨,进入秋天应如何锻炼才能养阴养神呢?张诗军表示,秋季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收”的时期,阴精阳气处在收敛内养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太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因此,中医学认为,常人而言,尤其是不太锻炼的人群和老年人群,秋季不太适宜大肆进行高密度、消耗量大的运动,反而应该选择进行一些“静功”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进行一些相对较缓和的“动功”运动方式,如广播操、太极拳、瑜珈、韵律操等等。

    张诗军推荐,秋季可以日常适当多做一些简单易行的养肺益气的功。如呼吸吐纳都能有效润肺。而“四”字功就是比较流行的,休息间歇可以锻炼念字养肺。

    据介绍,“四”,读(sì)。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之缝,微出。 呼气念“四”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此套“四”字功治咳嗽、咽炎、鼻炎等肺经疾患。

    秋“收”让身体“冻一冻”

    此外,张诗军认为,民间常说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确实有一定的医学道理,秋天不要“见冷”就立即加衣穿太多,适当地冻一冻,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当然必须掌握好分寸,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也不要刻意遇冷不穿衣,导致感冒等疾病发生。中医认为,秋天的降温是一渐进的过程,人们逐渐添加衣着,以适应外界环境。过早地穿上厚重的衣服、不让身体感受适度的寒冷刺激,反而让机体加“身娇肉贵”,不利于健康养生。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因时而异,而且要适度。张诗军表示,“秋冻”是非常积极有效的健身方法,即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多穿衣热出汗,导致阴津耗损,阳气外泄,以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养的养生需要。

    秋季推荐食疗方

    石斛焖鸭:鸭肉300克,石斛30克,加水炖熟后,喝汤吃肉。有滋阴润燥、减轻秋燥的作用。

    芡实山药粥:芡实 30 克,山药50克,粳米 200 克。将三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能收敛涩精、健脾补肺。

    百合麦冬白果粥:百合30 克,白果15克,麦冬10克,粳米 200 克。将四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能滋阴润燥、止咳,可用于秋季燥咳。

    秋季养肺 首当养神

    据张诗军介绍,肺是秋季人体最脆弱的脏器,而秋季如果燥邪入侵,容易伤肺,同时,人的胃部也是“喜湿恶燥”的,所以“秋燥”最容易让肺胃这两个人体器官“受伤”。

    而秋季养肺首要则在于“神补”,主要是敛神,“以使志收”。他介绍,秋季的特点在于阳气慢慢收敛,阴气逐渐旺盛,气温由高走低,萧瑟之风来临,而与自然世界一样,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收拢,所以秋季要防阳气外泄且应保持神气内敛。

更多中药材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