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日居家常备药

    夏日气候闷热,大量出汗,倘若预防不当,便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口渴心烦甚至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夏季细菌繁殖,人们又常食生冷食物,稍不留意,便会发生吐泻腹痛等症状。因此,居家常备药物亦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兹介绍如下:

    1、人丹:由薄荷脑、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干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儿茶制成。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的功能。如中暑呕吐、恶心、烦燥、胸中满闷、不欲进食等,可口含3-5粒,或开水送服10-15粒,对于晕车晕船者也有预防作用。

    2、清凉油:由薄荷油、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樟脑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制成的膏剂物。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以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用清凉油少许涂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对肢体被蚊虫叮咬者,亦可将清凉油搽于患处,可以镇痛止痒,根据具体情况,每日数次搽涂。

    3、行军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硝石、雄黄、珍珠、牛黄、麝香等制成。有祛暑化浊、芳香开窍和镇痛止泻功能。对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胞闷腹痛、上吐下泻者,每服0.3-0.9克,每日2-3次,可得到缓解。

    4、解暑片:原名辟瘟丹,由朱砂、大黄、麻黄、天麻、雄黄、雌黄、硼砂、苍术、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鬼箭羽、丁香、麝香、沉香、檀香、降香、苏合香油、冰片、细辛、肉桂制成。具有解暑辟秽功能,主治暑天发痧、腹痛吐泻、头晕胸闷等症。每次服2-3片,有很好的防暑作用,平时每服1片,可有防暑解热之功效。

    5、克痢痧胶囊:由细辛、苍术、白芷加工制成。有散热解毒、理气止泻燥湿健脾、和胃止呕、消暑辟秽的功能。暑日痢泻可服1-2粒,每日3-4次,儿童酌减,中暑惊厥者,可取本品适量喷入鼻孔取嚏。如幼儿泄泻,可用药粉适量纳于脐部,早晚各1次。

    6、邦迪消毒弹性创可贴:夏季穿衣少,裸露部位较多,容易造成小的创伤以至表浅流血。此时,应将创口用酒精或白酒消毒,并将此种创可贴贴上,可以止血,并可防止或减少感染。如果创口较泞或出血较多,应及时到医院作清创缝合手术,以确保安全。

    7、康肤灵外敷敷料:是从海洋生物体中提取的甲壳质,经特殊加工而成。无名疫抗原性,无毒性,有消炎、止血、止痛作用,烫伤及表浅溃疡可用清创后的表面覆盖,促进创口愈合,一般不留疤痕。

更多中药材
  • 一项研究获得重大发现:每天服用大剂量的叶酸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在最新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权威性胃肠病学杂志《Gut》上发表。叶酸是一种存在于柑桔类和绿叶植物中的维生素B,公认缺乏叶酸可增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但人们尚不清楚大......
  • 【护理要点】首先患者应有一个清新、温馨的生活环境,忌喧哗、躁扰;家属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感思想交流,不应歧视、冷漠患者,及时发现和排除患者各种烦忧。帮助患者戒除烟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患者的饮食应有规律,宜清香可口,富于均衡营养又易于消化。......
  • 专家指出,肿瘤病人有4种常见心理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与康复的信心意义重大。角色紊乱一个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个常态社会角色转换成病人的角色。他需要停止平时担任的工作,不能照顾家庭,反而需要亲人照顾自己。专家介绍......
  • 1、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主症:胃脘胀满疼痛,窜至两胁,或嗳气、泛酸、呃逆、胸胁苦满,纳呆。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满不......
  • 胃癌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早期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泛酸,不能消化足够的营养,体重下降等现象。再加上术后病人胃储备能力丢失,会导致胃蛋白酶减少,蛋白质消化不良,因此术后的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放、化疗带来一定困难。胃癌术后的患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