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毒虫咬伤的防治防病

    夏季是各种毒虫繁殖肆虐的季节,加之天气炎热,人们穿的衣服又薄又少,容易受毒虫侵害。因此,夏季应特别重视对毒虫咬伤的防治。

    毒蜂蜇伤毒蜂主要是指黄蜂(俗称马蜂)和胡蜂,其毒性比蜜蜂大数倍。即使仅被几只毒蜂蜇伤,也会出现局部红肿以及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甚至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急救时,若见伤处有毒刺,应先设法(如用镊子)将其拔除,然后可用六神丸(捣烂水调)或找些青苔、蒲公英、半边莲、七叶一枝花等捣烂外敷患处,也可用食醋湿敷。比较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旅游登山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随便触动荆棘丛中的蜂窝,以免被蜂群攻击危及生命安全。若不慎误闯毒蜂“领地”,要镇静,切不可惊慌失措拔腿就跑。经验表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较低的地形或障碍物,立即蹲下,屏住呼吸,再慢慢用随身所带的草帽、纱巾遮挡面部。即使蜂群围住你狂飞乱舞,也要硬着头皮坚持忍耐一二十分钟,不可乱动,等蜂群恢复平静再离开“是非之地”。

    蜈蚣咬伤不小心被蜈蚣咬伤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灼热和剧痛。若被大蜈蚣咬伤,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引起发热、昏迷等全身症状。受伤后可用3%的氨水(即阿摩尼亚)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也可先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冲洗),然后外敷蛇药或六神丸等。若在野外,可用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清热解毒草药捣烂外敷,或用开水烫软的番薯叶敷盖伤处。若症状严重者应到医院救治。

    秋毛虫伤秋毛虫是毒娥的幼虫,它全身长满毒毛,毛腔内充满毒液,当人在树下或接触树叶时,毒毛触及人就会折断,毒液注入人体,便会导致人体中毒,引发瘙痒刺痛。甚至脱落的毒毛随风飘散,落到人的身上,也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被秋毛虫刺伤后,一般可用糯米饭团在痛痒处滚搓,以除掉刺毛,再用花露水或白芷煎液涂擦瘙痒之处。

    蝎子蜇伤若被一般小蝎子蜇伤,仅局部红肿、灼痛、麻木,不会出现全身症状。若被大毒蝎蜇伤,除剧烈疼痛外,人们还往往出现头晕、流涎、恶心呕吐和语言困难等症状。若蜇伤的是儿童,还可能会因呼吸衰竭、呼吸麻痹而引发死亡。若被一般毒蝎蜇伤,应尽快用力挤压蜇伤部位的皮肤,使毒液尽量流出,然后用3%的氨水、肥皂水或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冲洗伤口,再用马齿苋、半边莲等捣烂外敷。若不幸被毒性较强的大毒蝎蜇伤,要立即用止血带或手绢等代用品在伤处近心端扎紧,再用消毒(或火烧过)的小刀将伤口十字切开,用水彻底冲洗,外敷蛇药等,并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蚂蟥咬伤人们多在水田劳动或在江河游泳时被叮咬,伤处多在小腿与足部。若叮在腿上,切不可强拉,只需轻轻用手拍击伤处周围皮肤,或用食醋、盐水、烟油涂擦叮咬处,蚂蟥就会放松吸盘而脱落。

    总之,夏季要重视自我保护,尽量不到草木、荆棘杂生之地,夜间不到亭台水榭等阴潮之处。外出旅游最好随身带些清凉油、风油精、驱蚊油以及蛇药、六神丸等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孙清廉)

更多中药材
  •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
  •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