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日懂得享“清”福

    夏季酷热之际,如何顺利度过暑热关,是许多人都关注的一问题。从中医的角度讲,高温时节,养生当以“清”为要。

    饮食宜清淡,“清补”不可少

    盛夏暑热最易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安度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新鲜蔬菜、时令瓜果宜多吃,如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西红柿等。宜多食粥,多喝汤,如绿豆粥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莲子粥能滋阴养神、清热解暑,还能医治燥热失眠;紫菜汤不仅能清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保健作用;用茯苓、糯米制成的“阳春白雪糕”是胃肠虚弱之人的补养妙品;每天吃点带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能防止出汗过多。

    强调饮食宜清淡,但过于清淡也不好,因为随着汗水排出的不仅是水和盐,更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钙和锌也会随汗液排出。因此,夏季也应注意“清补”,特别是老弱者在盛夏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科学补足水,清暑又清毒

    盛夏人们很容易出汗,特别是劳动锻炼之后,体液消耗极多,若不及时补水会严重影响健康。

    无论老幼,安度盛夏都要强调科学补水。不管渴不渴,都应定时喝水。但一次喝水过多,会引起“水中毒”,出现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老弱者活动量较少,每天补水2500毫升足矣。

    补水喝什么好?国内外的生理学家都认为,白开水对人体新陈代谢有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很容易透过细胞膜为机体所利用,使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增强,有利于较快地排除肌肉中累积的“疲劳素”——乳酸,从而快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保持精力充沛,其保健作用是许多高档饮料无法比拟的。白开水极易渗入皮肤及机体细胞,所以,盛夏还是多喝白开水为佳。

    衣着宜清爽,皮肤保清洁

    夏季闷热,人们容易出汗,衣服应以宽松、休闲、色浅为宜;布质宜轻薄,利于吸湿、透气。衣服勤洗勤晒,保持清爽舒适。夏日气温高、出汗多,毛孔的清洁、畅通很重要,所以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以保持皮肤清洁。此外,人们在夏季衣着单薄,皮肤暴露部位多、面积大,既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晒,又要防止蜂蜇、蚊叮、虫咬,以及跌伤、烫伤、割伤等意外伤害。

更多中药材
  • 当前社会下人们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药食补之类的东西,药材吃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种要吃、要喝的东西也是相当的讲究的,什么吃的饭要是五谷中的粗粮,但是自己去购买药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药材都有着其自身的别名,去买药材不知道的话,很容易闹出笑......
  • 海藻中含有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是二十碳五烯酸,对防治动脉硬化及脑血栓形成十分有益,而且这些脂肪酸在所有的海藻中均含有,含量较多者,可占脂肪酸的15%~20%。海藻中含有较丰富的海藻多糖,从中提取的海藻淀粉硫酸脂,具有降......
  • 海藻糖,这种糖类在21世纪初被人发现,然后才将海藻糖运用到医疗当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有3种异构体即海藻糖、异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沙......
  • 天竺黄,呈乳白色,块状物体,在使用的时候要将它的外皮拔除,然后再将它放入锅内慢慢熬煮,大约过一个时辰就可以服用,中药名,治小儿疳积,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植物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于秋、冬二季采收,天竺葵主要......
  •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