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肱骨外上髁炎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俗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扫地等)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认为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为本病。

    在古籍中,有关肘痛的针灸治疗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等,针对不同肘痛症候处以不同的穴方。《针灸大成》称为肘劳,处方用穴更趋成熟。

    现代针灸治疗本病,五、六十年代临床资料不多。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多病例观察逐渐增加。在穴位刺激方法上,早期或针或灸,较为单一,近年来不仅多种穴位剌激法被用于本病,且提倡综合互补,或针刺与灸治结合,或刺血加拔罐,意在疏通局部气血,使疗效有所提高。纵观各家报道,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约在90% 以上。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尺泽。

    阿是穴位置:有二穴点:一为肱骨外上髁前缘凹陷处;一为肱骨外上髁髁体后缘凹陷处。

    (二)治法

    阿是穴每次二点均取,前者以1寸毫针成90度角直刺;后者,则从肱骨外上髁髁体正中针向腕背部,以45度角刺向髁体后缘凹陷处。如前臂旋前受限加手三里,旋后受限加尺泽。常规针法。针刺得气后,用泻法运针1分钟,留针20~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亦可通以电针仪,用密波,频率30赫兹,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00例,结果痊愈62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1]。

    穴位埋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小海。

    配穴:曲池、手三里。

    阿是穴位置:为肱骨外上髁之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不佳时加配穴。主穴消毒后,分别将皮内针刺入皮肤,进针后与皮面平行推进,直至针体全部进入皮内,然后用胶布固定。令患者活动患肢,以无任何不适为宜。曲池、手三里,以普通毫针刺入后,于针柄套一寸长左右的艾段,点燃,施温针灸20分钟。皮内针3~5日更换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78例,结果痊愈46例,显效23例,有 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2,8]。

    硫磺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患者取正坐位,将患侧肘关节搁于桌上,反覆按压肱骨外上髁处,找到最痛点,以龙胆紫作一标记。然后按部位大小选择硫磺结晶颗粒(系采用高压消毒过的结晶,加工成碎米粒大小),置于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后,迅速用橡皮揿灭,要求施术部位不起泡,感到刺痛为原则。一般仅治1次,如不愈,可隔3天后再按原法灸1次。在治疗当天,切勿下水,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234例,89例痊愈,127例显效,18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2.3%[3]。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太溪。

    (二)治法

    分隔药灸和隔饼灸。可任选一法。

    1、隔药灸:灸药制备。麝香1克,樟脑10克,血竭、儿茶、川乌、草乌各3克,共为细末,贮瓶备用。

    用面粉加水搓成线绳状面条,于阿是穴四周绕成直径为1.5厘米之圆圈,将上述药末铺于圈内约3~4分厚。再将纯艾卷剪成1.5厘米长之艾段(艾炷),置于药未上点燃,以能耐受为度,如过分灼烫,可用镊子夹去,另易1炷,灸3壮。太溪穴,用米粒大纯艾炷作直接无瘢痕灸,亦灸3壮。上法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2、隔饼灸:灸饼制备:以白附子、生川乌、乳香、细辛、没药等研末,加赋形剂制成直径3厘米、高1厘米之药饼,饼上穿刺10数孔。

    患者正坐伏案,屈肘、前臂内收暴露阿是穴,将灸饼中心置于最痛处。将纯艾制成的底面直径2.5厘米、高1.5厘米的圆锥或圆柱状艾炷放在饼上,点燃施灸。灸治过程,患者初感温热,至热不可耐(约灸后3分钟),可将饼夹起,下垫适量药棉(以缓减热量),再将灸饼放上,艾炷燃完,随着热量徐减,分两次将所垫药棉减去。灸后皮肤可出现深红晕,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或起小水泡。如有水泡可涂以龙胆紫用小块消毒敷料包札,4~5天可结痂脱落,不留瘢痕。一般2~3天(如起水疱可5~6天)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治71例,其中隔药灸50例,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4];隔饼灸21例,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100%[5]。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曲池、少海。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和一个配穴,先用拇指在所取之穴位上进行按揉片刻,以七星针扣刺,先用轻刺激手法,待局部有酸胀感后,加重手法,直至局部渗出大小不等之血珠,叩刺面积为直径1厘米左右。揩净血迹,以艾条在局部作回旋灸,约灸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35例,结果痊愈27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6,7]。复发再治疗仍有效果。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曲池、阿是穴。

    (二)治法

    药液:强的松龙25毫克加1~2%普鲁卡因注射液1~4毫升,摇匀。

    每次任取一主穴。用注射器抽吸后,从曲池进针0·7~1·5寸,针尖斜向肱骨外上髁,用提插手法,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注入。亦可直剌入阿是穴,针头深剌至筋节(伸腕肌起始部),推入药液。出针后,活动肘关节2分钟。6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6例,结果,治愈148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7%[9,10]。

    温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手三里。

    配穴:曲池、外关、尺泽、少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疼痛在肘外侧加曲池、外关;向肘内侧放射者,加另外二穴。以30号1。5~2寸毫针,快速剌入,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将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的两个艾垫和灸头套在二主穴的针柄上施灸,温度调为40~50度C。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0例,痊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1]。

    【主要参考文献】

    [1]倪一峰。“局刺”治疗网球肘10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82;23(5):49。

    [2]李美琪。痛点皮内埋针治疗网球肘。江苏中医杂志 1985;6(10):9。

    [3]刘桂良。硫磺灸治疗网球肘234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2;17(1):35。

    [4]冯文华。隔药灸治疗网球肘50例。陕西中医 1985;6(1):36。

    [5]宋毅勤。网球肘的灸治效果。江西中医药 1985;(2):63。

    [6]李宇俊。梅花针加艾灸治疗网球肘20例。云南中医杂志 1984;5(3):41。

    [7]文益华。七星针加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四川中医 1985;3(10):40。

    [8]张丽民。埋针治疗网球肘53例。 针灸学报 1990,6(3):27。

    [9]马应乖。穴位注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四川中医

    198;6(10):34。

    [10]蔡国伟。关剌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

    广西中医药

    1989;12(4):34。

    [11]赵桂兰,等。温针灸治疗网球肘50例

    中国针灸

    1997;17(3):178。

更多中药材
  •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低等的水生植物,螺旋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营养最丰富,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一,以天然螺旋藻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螺旋藻精片是最好的,螺旋藻对人体保健很有帮助,高蛋白含量,富含多种氨基酸,那么,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
  • 1.老人老人服用螺旋藻,45%是针对特定病症,28%用来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的精神,12%用来作为营养补充。在针对特殊病症的人中,22%为了增加血糖,15%为了保护眼睛,14%则为解除便秘。2.婴幼儿联合国提出: 2000 年世界母乳喂养率应......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一般牙齿如果不是因为龋齿引起的牙痛,就是上火引起的牙疼,牙疼是很让人烦恼的,吃不下东西,阵阵疼痛让我们的心情也变的特别的焦躁,很多时候吃药都不管用,老是吃止疼药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想要通过中药来解决,那么上火牙痛吃什......
  • 雪莲菌是混合菌,主要是由酵母菌、乳酸菌混合而成,雪莲菌是由西藏传来的。它的最主要作用是用来发酵酸奶,因为雪莲菌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该怎么食用呢?我们对雪莲菌了解的太少,那么今天我们就好好的了解下,看看雪莲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中药是治疗很多疾病比较有效果的药物治疗,那么便秘也是可以使用中药治疗的,但是中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具体出现它的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中药的作用。而且润肠是比较好的选择,那么润肠的中药有哪些呢?实际上应该是有很好的药材来通便的,那么我们还是需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