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养脑培神法

    中医认为,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对如何健脑、养脑、培神,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法:

    1、养神健脑:古代养生家认为,“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散,故不可不谨养也,”如何养神?首先是“以不伤为本”。要避免对精神的各种伤害,即七清(喜、怒、优、思、悲、恐、惊)的过渡刺激。第二是“心欲常静”。这里所说的静不是绝对的,“静者,静动也,非不动也。”。司马迁说:“精神不用则废,多用则疲,疲则不足,用之则振,振则生,神则足。”又说“大用则竭。”合理用脑有助于健脑全神,提高智能。第三是避免精神郁闷不舒。古人云:“神者,伸也。人神好伸而恶郁,郁则伤神,为害不浅。”我们在精神上不要郁闷紧张,也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要胸怀开阔,心平气和,乐观从容。

    2、起居有常:名医张隐庵指出:“起居有偿,养起神也。”意思是说,起居作息有一定规律,可以健脑。要做到劳逸适度,按时休息。睡眠不足肯定影响脑神,但睡眠时间过长也不对。养生家认为:“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若“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不利于健脑,有损于健康。

    3、节育固精:肾与脑密切相关。脑的活动,依赖于肾精的充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这说明能节欲,才能固精,能固精才能健脑全神,推迟大脑的衰老。反之,“多欲则志昏”,从而导致早衰体赢,百病丛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对养脑健身也很重要。

    4、吐纳养生:所谓“吐纳养生”,即是指呼吸精气。“吐"是用口吐出浊气(二氧化碳),“纳”是用鼻吸入清气(氧气)。《内经》指出:”服天气而通神明,”意思是说,脑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吸收清静新鲜的空气,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能使人意志舒畅,思维清晰,增长才智,从而达到健脑全身的效果。操作时注意呼吸时逐渐稍稍用力,呼吸就会自然得到调整。

    5、运动促神:《养生延命录》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说明养生之道要动静结合。事实上,人们早就习惯于在思考为题时,踱来踱去地自由散步,籍以促进血脉流通,加强脑的机能,提高思索能力。有的老者,手托两个核桃或铁球运转,是通过手心的劳宫穴与“心主神明”相关联,从而起到健脑全神的作用。除此之外,打打太极拳,练练武禽戏、八段锦......均可以锻炼深信,增长智力。

    6、食补益脑:“饮食者,养其形”,饮食营养对于提高脑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唐代孙思邈大力提倡食补食疗之后,历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老老恒言》主张将健脑食品与米相配合,做粥以食用。如龙眼粥、大枣洲、莲子粥等。

更多中药材
  • 说到调味品,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别是在一些荤菜上,因为我们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姜来做一些蘸酱,味道可是棒极了的;姜的种类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沙......
  • 肉桂,不经常进厨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这是一种家里很常用的调味品,尤其是一到炖鱼或者是熬制鸡汤的时候,更是必不可少,没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会逊色不少;如果是经常去中药房的同学也许会发现,药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会有一个位置是属于肉桂的,因......
  • 巴戟是生长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一种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鸡肠凤,它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出很美丽的白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不仅如此,巴戟的根部还可以入药,具体来讲,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 人一旦进入了青春期脸上就容易长痘痘,痘痘不仅影响我们的美观,而且还影响我们的心情。有的人被痘痘的影响都无心学习了。可见痘痘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啊。很多家长都采取了很多治疗痘痘的办法,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无济于事。那么如何利用中药来缓解脸......
  • 通过艾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进行艾灸能够行气通络,还能够扶阳固脱以及拔毒泄热等。不仅如此,艾灸还有很不错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过可以通过艾灸来预防狂犬病的理论。如果艾灸的穴位选择得当,可以起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