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维医概览-艾尔康学说

    维吾尔医药,是维吾尔族祖先长期同疾病不断做斗争而积累和创造的医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

    其理论分为“艾尔康”学说、“米扎吉”学说、“合力提”学说、“艾扎”学说、“库外提”学说、“太比艾提”学说,“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赛艾提”学说、“买热致”学说等。

    “艾尔康”学说即四大物质学说。“艾尔康”系指自然界的火(太阳)、气(空气,风)、水、土四种基本物质。艾尔康又称托提塔都、阿那斯日艾尔巴,汉译为四大物质、四要素。托提塔都一词,在公元前4世纪维医古籍《哈孜巴义药书》(载于《Adikat-ulAhalim》汉译为《各国传》,印度勒克瑙,公元1300年出版)中就已出现;阿那斯日艾尔巴即艾尔康一词,出现在公元11世纪维医古籍《XarhiAl一Kanun》(汉译为《注伊本·西拿大医典》)中。

    “艾尔康”学说是古代维吾尔人的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的思想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即古代维吾尔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及体验,认识到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物质,即火、气、水、土,世界上万物的生、长、盛、衰均受四大物质的影响和作用。从而自从公元4世纪就创立了四大物质学说,并将这一哲学论理,不但广泛用于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等各学术领域,而且把它用于医学。它对研究和整理古代维吾尔人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维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把气质、体液、内脏、器官、组织、生理、病理现象,按照事物的不同形状、特点、作用、性质分别归属为火、气、水、土,借以阐述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复杂关系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辨证沦治,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生理方面:“艾尔康”学说以四大物质全生、全克、半生、半克规律来解释气质、体液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粘液质(水)与粘液质(水)相生,是全生关系;粘液质(水)之湿寒,制约胆液质(火)的干热,这是全克的关系;粘液质(水)的湿,制约黑胆质(土)的干,是半克;资生黑胆质(土)的寒,是半生关系等。由于每个四大物质的属性由两个不同性质混合而组成,故它们之间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全生、全克和半生、半克的关系。如:干热与于热是全生,干热与湿寒是全克,于热与湿热虽然是热生热,但是干克湿,故又克、又是生,即半生、半克关系等等。

    病理方面:维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当某一种体液失调时(偏盛或偏衰)会影响其他体液而发生疾病。其变化规律,以四大物质乘侮关系来解释。如:胆液质失调,可影响粘液质的正常功能等等。

    诊断方面:维医通过七诊所得材料,并根据四大物质的乘侮规律来诊断疾病,如:粘液质(湿寒)偏盛,水患为病,等等。

    治疗方面:在维医的治疗方法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四大物质的生克乘侮规律确立治疗原则的,如:壮水制火法,等等。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