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足浴助睡眠

    用热水洗脚,谓之“脚浴”、“足浴”。古代人对热水洗脚与健康的关系和催眠作用亦早有认识。陆游在他82岁时,还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啄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晓汤。”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上的六十余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失眠多梦以及疾病的产生,都是脏腑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衰或偏盛的状态。用热水洗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颐养五脏六腑,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的作用,因而具有催眠和祛病健身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脚掌上密布着许多血管,用热水洗脚能使脚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供给脚部更多的养料,使脚腿部新陈代谢旺盛。热水有温和的刺激作用,由于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刺激脚心上的神经,可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不仅能加快入睡,使睡眠加深,还可有效地消除一天的疲劳。

    治疗失眠的中医浴足安眠法,不仅方法简便,而且行之有效,广受欢迎。那么,中药浴足安眠法的现代机理是怎样的呢?

    现代医学表明:人足有人体心脏的某些重要特征,号称人体“第二心脏”,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人足由26块骨头、33个关节、20多条肌腱和100多条韧带组成,足掌上有数百条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它们与人体脏腑之间有着特定的联系,而五脏六腑在足部亦有相应的投影。早在1917年美国医生菲特兹·格拉德就提出人体区带反射理论和人体区带反射图,并创立了足反射疗法,这些都是特定联系的有力证据。再从中医观点来看,足掌上满布各种常见腧穴达65个之多,它们连结人体内部经络,直达主管思维功能的“心”,浴足无异于浴“心”。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论,足见中药浴足安眠法其理论皆根源于传统和现代医学科学。中药浴足安眠法药物作用为:含有有效药物成分的药液在浴足时,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渗入足部的毛孔,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足部神经,促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脑部血液下流,解除脑部血液充盈状态,导致大脑神经放松,进而进入抑制状态。用中医的观点解释,可视为药液刺激足部穴位,通过经络达于“心”,起到安神作用。总之,通过上述过程,可形成良好的生理睡眠,而良好的生理睡眠又反过来改善大脑的神经功能,以缓解因大脑功能调节的暂时性紊乱而导致的失眠症。

更多中药材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