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漫谈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四大名医

    金庸大师的武侠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各个范畴、各个方面,在他的小说中都得到了绝妙不俗的展示与表现,包括医卜星象诗歌赋,琴棋书画菜酒茶,真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仅从医道而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塑造描写的医者就不下十数位。今仅从中择选出“四大名医”一一论述,博诸君会心一笑可也!

    一、妙术神针马丹阳

    记得笔者少年时随家父初习岐黄,家父曾授予《马丹阳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其时尚不知马丹阳为何许人也,只是将“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消心腹痛,善治胃中寒”溜得精熟。及长,读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见有丹阳子马钰,方知此丹阳亦彼丹阳也。

    据史书记载,马丹阳,名钰,道号丹阳子,南宋末年人。他与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灵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七人俱学道子终南山全真教创教祖师重阳真人门下,列全真七子之首,并于王重阳仙逝后,执掌全真教为掌教大师兄多年,后又独自开山立派,创全真教七大分支之一——遇仙派。

    顾名思义,“遇仙派”的内涵就是指通过道法的修炼使自己“羽化而飞升”,到达神仙的境界。而道家修炼的法门,不外乎服药、炼丹、针灸、吐纳,马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养生研究中,发现三里、内庭、曲池、合谷等十二个穴位的独特治疗作用,并归纳总结出《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也就信然诚然了。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马钰是一个敦厚诚真、淡泊清净的侠士及医者。除了早期追随先师王重阳奔走抗金外,他因不愿参与江湖纷争,追逐俗世虚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终南山重阳宫中闭关修炼,探究武学源流,参悟医道玄理,从不多在江湖上走动。而神雕大侠郭靖最终能武功盖世,名满天下,却得益于与他的一段奇缘。当时郭靖年少,资质鲁笨,木讷心实,他的师父江南七怪更是稀松平常,教导无方,以致郭靖武功难得精进。正一筹莫展,痛苦彷徨之际,马钰刚好从漠北路过,见郭靖虽鲁笨却忠厚,虽木讷却诚实,又勤奋刻苦,坚忍不懈,于自己倒是有几分相象,便心生欢喜,授与他全真教独门根基内功心法。此心法中正平和,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终归大用,使郭靖于武学之道,顿有源头活水、深本大木,最终练成了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成为人人景仰的一代大侠。马钰也用此等深厚内功,养身有道,得以益寿延年。除《射雕英雄传》外,在后来的《神雕侠侣》,中,他也还有出现。

    二、独擅灸法胡青牛

    相对于马丹阳实有其人,“蝶谷攻仙”胡青牛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与马丹阳中正平和、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同,他虽号得“医仙”之名,医道也自是极高,但却身在明教,只为明教中人治病,因此江湖侠士,人人怨愤,称他作“见死不救”。据他自言“人皆忘恩负义,故而见死不救”。性情之偏激怪异,于此倒可见一斑。但也却与马丹阳一样,同为针灸大家,且独擅灸法,无人可及。

    《倚天屠龙记》中,武当张翠山之子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虽经三年祖师全力救治,仍然寒毒难尽,痛苦非常。后机缘巧合,遇受伤之明教常遇春,遂由其带往蝴蝶谷中,寻“蝶谷医仙”胡青牛医治。胡青牛因张无忌非明教中人,本不愿以医,但见此等痼疾颇为疑难棘手,又十年不得一见,便犹如“酒徒之见佳酿,老饕之闻肉香”,心下奇痒难耐,使打定主意,要将张无忌“先治好再治死”。玄冥神掌阴寒狠毒太甚,他认为非灸法之大热不可以消除,乃为其施以化脓直接灸法。他先用铜片插入张无忌八穴内,以防阴寒之气随经络周流灌注,再以高深内功功力加入直接灸中,以助其更阳更热,更易透达体内,周流全身。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将十二正经全部灸完之后。又灸奇经八脉。虽把张无忌灸得通体瘢痕,阴寒之毒却因此消了大半。他又用“以寒治寒”的反治法为张无忌施药,亦获良效。他认为三焦无迹可寻,因此张无忌三焦之内的寒毒便去除不尽。他还能预测人的生死,说被张无忌在阴雨雷电之中胡乱针灸的常遇春只能活到四十岁。他还撰有《带脉论》,阐述带脉功能之精义。正如他之所言:“生平最自负之事,不在于医术之精,也不在号得医仙之名,而是于医学大有发明创见,道前贤之所未道。”可惜他因拒不给金花婆婆的丈夫治病,虽自种天花,自毁容貌,自立坟墓,也终究难逃一死,横夭天命。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