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耳鸣耳聋分型选用中成药

    洪亮这两天可真叫有苦难言,两只耳朵嗡嗡作响,这不,他正准备上药房给自己买些中成药吃。为了确保不会吃错药,他还特地打了个电话向一当医师的朋友咨询。

    其实,像洪亮这样有工鸣耳聋的人还不少呢。耳鸣是指病人自觉可内鸣响;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轻者听而不真,重者全无所闻。祖国传统医学将耳鸣耳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肝肾阴亏型

    症见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量少、眼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等,可选用耳聋左慈丸、左归丸等。

    耳聋左慈丸 功擅滋阴平肝,主治肝肾阴虚所致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用法为大蜜丸每天2次,每次1丸;浓缩丸每天3次,每次8丸。肝胆湿热所致的耳鸣耳聋者禁用。

    左归丸 功擅滋阴补肾、益精养血,主治肾阴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骨蒸潮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法为每日2-3次,每次5-9g。脾虚便溏、胃弱痰多者慎用。

    肝火上扰型

    症见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口苦胁痛、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弦滑等,可选用龙胆污肝丸、当归龙荟丸等。

    龙胆泻肝丸 功擅清肝胆、利湿热,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稠、男子阴囊湿痒等。口服每天2次,每次小水丸1袋或大蜜丸1-2丸或浓缩丸8丸。服药期间须戒烟酒,忌辛服;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小水丸(冲剂)。

    当归龙荟丸 功擅清肝利胆、泻火通便,主治肝胆湿热所致面红目赤眩晕、耳鸣耳聋、腹胀疼痛、大便秘结、小使赤涩、舌苔黄、脉弦数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大蜜丸1-2丸或水丸6-9g。孕妇忌服;阴虚火旺、体虚便溏者慎用。

    脾胃虚弱型

    症见耳鸣耳聋、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气短喘息、舌淡苔白、脉虚弱等,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等。

    补中益气丸 功擅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主治脾胃虚弱所致耳鸣耳聋、体倦乏力、食少腹泻、自汗畏风、舌淡苔薄白、脉缓弱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6克。肝肾阴亏型耳鸣耳聋者不宜应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益气聪明丸 功擅益气升阳、聪耳明目,主治脾气虚弱、中阳不升所致耳鸣耳聋、视物昏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细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食油腻、生冷及其它不易消化食物。高血压者慎用;耳鸣耳聋属肝胆湿热所致者忌用。

    痰火郁结型

    症见目赤肿痛、头昏耳鸣、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暴发火眼、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可选用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等。

    上清丸 功擅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痰火郁结所致眩晕、耳鸣、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

    黄连上清丸 功擅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痰火郁结引起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瘤、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等。口服每日2次,每次1-2丸。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更多中药材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