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乳腺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科枢要》卷四。

    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出处】《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

    中药方剂(三)

    【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熙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兆俊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名】加味瓜蒌汤。

    【组成】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

更多中药材
  • 第一,我们胃痛,胃胀,两胁胀痛,嗳气,生气的时候加剧疼痛,与情绪相关的胃部症状,那么一般与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它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需要疏肝和胃来进行调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明代宫廷贤的论......
  •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