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儿腹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7.5克,扁豆7.5克,薏苡仁7.5克,木香2克,黄连5克,罂粟壳3克,白头翁7.5克。

    【用法】水煎服,6个月以下患儿分6日服,1岁以内分4日服,1岁以上分2日服,日服3次。

    【出处】宋从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热,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方名】止泄灵。

    【组成】车前子(微炒)32克,泽泻(炒炭存性)64克,木瓜24克,胡黄连24克,焦白术24克,炒扁豆24克,生山药24克,党参16克,广木香16克,葛根16克,桔梗9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瓶装备用,开水调服,日服3次,3-6个月者每次1.2-1.5克,6个月-1岁服1.5-2克,1岁1个月-1岁8个月服2-3克,1岁8个月-2岁服3-4.5克。

    【出处】胡安黧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除湿,敛阴固肠。

    【方名】龙牡三石汤。

    【组成】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30克。

    【用法】煎汤化水,频频进服,日服1-2剂。

    【出处】李志山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胃虚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方名】健脾粉。

    【组成】党参12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筛为散。2岁以下每次1-2克,日服2次,2岁以上加量,6岁以上者,每次3克,日服2次。

    【出处】郑振华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喂养失节,饥饱无时,损伤脾胃,健运失司。

    【治法】消导止泻。

    【方名】消导止泻汤。

    【组成】佛手5-10克,山楂5-10克,麦芽5-10克,连翘5-10克,白术5-10克,陈皮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永厚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胃嫩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

    【治法】消食和中,燥湿健脾。

    【方名】建食和中汤。

    【组成】建曲6克,山楂6克,苍术6克,麦芽9克,茯苓9克,陈皮5克,法夏5克,厚朴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系1岁左右小儿用量)。

    【出处】汪鑫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饮食不节,脾郁不舒,运化失司,湿邪内停。

    【治法】醒脾和胃,渗湿利水。

    【方名】新加胃苓汤。

    【组成】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桂枝7.5克,厚朴7.5克,陈皮7.5克,炙甘草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柴国剑方

更多中药材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