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不治病反致病的“中西合璧”

    近年来,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治病时,中西药合用现象增多,而其中不乏不合理配伍。笔者总结出一些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实例,供药师和店员参考。在此也提醒药师和店员,在给顾客审方配药时一定要谨慎,如发现处方中有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应拒绝配药,并请顾客到医院找医生更改处方。

    增加毒副作用的配伍

    冰凉花等与地高辛同用。冰凉花、蟾酥、罗布麻、荚竹桃等中药含有强心甙或强心物质,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若与地高辛等强心药合用,则总剂量增加,可引起强心甙中毒,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等严重中毒症状。

    甘草等与阿司匹林等同用。含有甘草和鹿茸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人参鹿茸酒、龟鹿补肾丸、参茸丸、复方甘草合剂等)与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合用,病人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腹痛、腹泻,甚至胃肠道出血等病变,尤其是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更加明显。其原因是阿司匹林水解的水杨酸盐可刺激胃(肠)黏膜产生炎性水肿,同时甘草、鹿茸有类糖皮质激素作用,使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肠)黏膜双重受损,甚至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或毛细血管损伤。

    复方丹参片与藻酸双酯钠同用。二者都具有活血化淤、降低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倘若合用,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极易诱发内脏出血。

    酸性中药与磺胺类药物同用。含有机酸成分的山楂丸、乌梅丸和五味子糖浆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否则后者可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含钙离子的中药与地高辛等同用。含钙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牡蛎、珍珠母等,对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与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地高辛、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雄黄与硫酸盐等同用。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不宜与硫酸盐(如硫酸链霉素)、亚硝酸盐同服,因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与硫酸盐同服可生成硫化砷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可在胃液中产生微量硝酸、硫酸,使雄黄所含的硫化砷氧化,增加毒性。

    朱砂与溴化物等同用。朱砂及含朱砂(Hg2+)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安神补心丸、梅花点舌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等,不能与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钠、溴化钾、如巴氏合剂、三溴合剂、10%溴化钾溶液、碘化钾、碘化钠、碘化钾合剂、复方碘溶液、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而硫化汞在胃肠道内遇到溴和碘后,硫可被溴或碘置换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而这两种新物质有很强的刺激性,能引起胃肠道出血,从而导致严重的药源性肠炎。

    麻黄与地高辛、降压药同用。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如咳喘片、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麻杏止咳片(糖浆)等,不宜与地高辛类强心药、降压药合用。麻黄碱具有兴奋心肌β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地高辛等合用时,可使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同时,麻黄碱也具有兴奋α受体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使降压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麻黄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含麻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气管炎丸、气管炎糖浆、半夏露冲剂等,不能与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内的单胺氧化酶,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内。当服用含麻黄的中药时,麻黄中的麻黄碱不被破坏,随血液循环至全身组织,促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等,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硼砂与卡那霉素等同用。碱性中药硼砂与西药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同服时,能使这些抗生素排泄量减少、疗效增加,但同时又能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产生前庭紊乱的毒性反应,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耳聋及行动蹒跚,尤其对少年儿童危害更大。这种不正常的药物分布,会使药物毒性增加。

    大黄等与磺胺类同用。大黄、五倍子(含鞣质)与磺胺类药合用时,中药中所含鞣质可与磺胺结合,影响磺胺的排泄,可导致肝内磺胺浓度升高,引发中毒性肝炎。

    苦杏仁与可待因同用。苦杏仁能够增强可待因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发生呼吸中枢麻痹而引起死亡。

    罗布麻与氯丙嗪同用。西药氯丙嗪与中成药罗布麻等降压药同用,往往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应引起注意。

    复方感冒灵等与扑热息痛同用。治疗流感发热,在使用扑热息痛的同时,不可再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感冒清、复方感冒灵等药物。因为后三种药物成分中均含有扑热息痛,几种药合用,可使扑热息痛剂量加大,增加药物

    不良反应

    川乌等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同用。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类药物和生物碱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黄连素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强后者对听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

    斑蝥等与解热止痛药同用。解热止痛类西药与斑蝥、朱砂、巴豆等中药合用,可引起消化道损害甚至胃肠道出血及穿孔。

    麻黄等与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同用。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喘宁与麻黄、枳实等中药合用,可导致尿潴留,引起老年人药源性排尿困难。

    元胡等与地高辛同用。中成药元胡止痛片、胃痛散等含有颠茄类生物碱,可使胃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减慢,如与地高辛等强心药合用,可使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吸收增加,引起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消渴丸与优降糖片同用。消渴丸由黄芪、生地黄、天花粉、优降糖组成(每丸含优降糖0.25毫克),与优降糖片(每片2.5毫克)同服,若一日服用3次,优降糖剂量超标,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六味地黄丸与利福平片同用。六味地黄丸中含有山茱萸,内含有机酸,与利福平同服,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功能的损害。(常怡勇)(上)

更多中药材
  •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