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六味地黄丸疗效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症状。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

    「糖尿病」是种因胰岛素长期不足或缺乏,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血糖过高,引起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及营养失调;糖尿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渐渐出现「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甚至易倦、疲劳、伤口不易愈合,甚至化脓、四肢麻痛、女性阴部易痒、视力减退、头昏嗜睡、腰酸腿痛、软弱无力、皮肤干燥或搔痒…等并发症出现,而糖尿病的死亡地位在一九八八年已前进到第五位。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症,糖尿病在《黄帝内经》即有「消渴症」的记载。《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变量有脂似麸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知多食、多饮、多尿、尿甜。传统医学在治疗方面因糖尿病是燥热阴虚,所以要清热滋阴,后期肾阴阳俱虚又要滋补阴阳,如器官功能损害还要活血化瘀养血,维持器官功能大抵以四诊八纲辩证论治用药依据。

    由以上三症状来讲,又与肺、脾、肾三者相关,其中跟脾、肾关系尤为密切。「肾」在中医学说,包含了「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肾上腺」,以及其它贺尔蒙;而「肾为先天之本」,也就是说构成人身生命的各种物质,皆由「肾」所产生出来,并且在产生之后仍由「肾」继续供应维持其生生不息,故体内的任何一种物质之盛衰与「肾」之强弱息息相关。「肾」在五行学说里属于「水」脏,而「水」在「八纲」中属「阴」,若体内的「水」若短少,或浓度不足的情况下,谓之「虚」,而需也是「八纲」中之一纲,由此可知,「水」所含某一物质一旦遭受某种原因而减少或浓度不足时,便叫做「阴虚」之症。

    「六味地黄丸」方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均对「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升高血糖具有化除和治疗效果。其中「丹皮」又是化痰之药,对糖尿病高黏度的血液有清化作用,改善血液在血管中的畅流,可免产生其它并发症,因此用滋阴、补水,而含化瘀的「六味地黄丸」正是治疗糖尿病的不二法门。

    预防胜于治疗,预防「消渴症」最好的方法为:1.保持愉快的心情;2.定量、定时进食;3.按时运动;4.不要空腹运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惟因「糖尿病」为现代人饮食过量、大吃大喝的文明病,只要平常多注意,皆可提早预防

更多中药材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