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医对类风湿的饮食疗法

    类风湿病是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反复发生关节肿痛,逐渐形成关节畸形为特性。对于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的产生是这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方案较多,但这些治法大多采用控制炎症来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

    藏族医学认为,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如果这三大因素保持平衡和协调,人体就健康;如果这种平衡和协调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因此,藏医临床诊治疾病,是根据龙、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情况,辨证地制定治疗方案。藏医理论认为,风湿病是由培根和龙失调所致。患者若长期感受风寒,过食冷凉,油腻及甜食,或进食过饱又不活动,或生活环境潮湿,衣着单薄等,致使生理性的培根及龙偏盛,三大因素间的平衡和协调受到破坏,使五谷精微分化不纯,从而引发黄水侵袭肌肤、筋膜、筋骨关节腔隙而致病。因此,藏医对此病的治疗常从饮食、起居行为、药物、外治四个方面调理。病症较轻时单用饮食或起居行为调理即可。

    对于类风湿的饮食治疗,藏医要求类风湿患者的膳食以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中热量、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藏医《秘绝外遗》一书写道"忌高盐糖奶陈腐食,新鲜陈旧肉酥油,油腻难消类与酒,避免烈日沉睡寒潮受。新鲜炒面白青稞,面米为主进素食,如此配合方有救。"《四部医典》"秘诀部"第五十八章中还有"青稞煮粥豆类和大米,黄牛乳酪苦菜凉开水,性温性轻饮食相适宜。酸腐性沉性辣与油腻,视为毒物常忌之"的记载。现代医学证明,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中含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会产生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加重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藏医治疗此病时重视调理饮食,合理的饮食保证了营养的全面,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限制可加重病情的饮食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病情,促进康复的作用。

更多中药材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望诊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发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气神好的表现。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滞,眼睛浑浊。所以有句话叫做,藏于内者曰精,发于外者曰神。就是说精保养得好,就好像我们平时不着急,不发怒,不乱......
  •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
  •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