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上海第一老人”

    ——110岁的著名书法家苏局仙的养生术

    苏局仙(1882~1991年)是中国历史上末代秀才、苏东坡28世孙,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上海南汇人。年少时勤奋好学,24岁时曾中秀才,以教书为生。善写诗,存稿二万余首,有《蓼莪居诗存》、《东湖山庄诗稿》等诗集问世。尤擅书法,1979年5月,上海《书法》杂志举办全国群众书法评比,他以行书《兰亭序》参评。由于笔力稳健,点画扎实,气势连贯,以臻人书俱老,他一举夺魁,时年九十有八,被书坛引为美谈。苏局仙的书艺传至五湖四海,计有海内外30多个学术机构聘其为顾问,众多墨迹被纪念馆、博物馆珍藏,有的还刻石留史。《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都将其事迹收录入典。在书法界,登上了“北孙(墨佛)南苏(局仙)”的高峰。苏局仙的《长寿三字经》中有三点至为重要:

    一为“勤操作,多运动”。苏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人是动物,要天天活动,天天学习和做事,动物就要动,不动便成废物。”他年轻时就喜欢体育活动,打球练拳,无不在行。在公路上练长跑,他一直坚持到60余岁。从70岁起,他开始步行锻炼,开始每天几百步,以后日行五千步。80岁后,每天沿河堤缓行两千步,直到微微冒汗止步。百岁以后,仍不忘“多运动”,户外锻炼力不从心了,便代之以甩手活动和在家散步。年届百十岁时,他依然坚持在堂屋内围绕八仙桌进行走步运动,一圈又一圈,始终坚持不懈。

    苏先生说:“书法能长寿”。书法也同文体活动一样,适度进行,有利健康。苏先生从8岁临池习字,百余年乐此不疲。少年时,他临摹颜真卿的《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年长后,他习练王右军的《兰亭集序》。百岁后,又学起王献之的行书来。他书写时,指、腕、臂、膀和全身协调配合,将全身之力运于笔端,全神贯注,静心养性,如同打太极拳一样,既能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又可娱乐身心.寄托精神。

    二为“休烦恼,抱乐观”.“戒忧虑.毋怒躁”。苏先生一生中遭到不少苦难和艰辛,但他从不悲观,而是以苦为乐,笑口常开。每当碰到不快之事,他采取的方法或是置之脑后,不去管它;或是找小孩玩,寻找童趣;或是照照镜子,反省反省。苏老先生临终前对人讲过这样一段话,从中可看到他的乐观精神:“我至今已度过10个马年,历经两个世纪。晚年有幸饱尝了党的琼浆玉液,衣住也十分满意,因之得以保持健康长寿。我今年110岁,算是上海市年龄最大的老人了。

    三为“要早起,慎寒暑”。苏老先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他健康长寿的基础。苏老先生每天早晨六点起床,饭后,练字、会客、散步。午后,闭目养神一个时辰,接着看报、练字、写诗。晚上,八九点钟就寝。他饮食适量,就是爱吃的食物也很节制。他平时不抽烟,不饮浓茶,粗菜淡饭,从不偏食。他一天三顿大米稀饭,早晚喝稀,中午稍稠,每顿定量为一浅碗。清晨吃淡盐汤一碗,晚上黄酒一小盅。夏天必为一杯啤酒,冬天往往啜一盅白酒,以舒筋暖体活血。日常饮食喜爱新鲜蔬菜,也略为品尝禽蛋和河鲜。对于用药进补,他也有讲究:“有病则用,用则细心;无病则去,勿信滋补。”

    苏局仙于1991年12月30日去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二军大病理解剖室。如此洒脱的襟怀,不愧是“上海第一老人”!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文/亚明

更多中药材
  • 一、消暑利尿。将去除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红柿、鸡蛋和调,喝汤吃瓜皮。2.缓解牙痛。中医认为西瓜皮可以治疗炎热、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晒干后加入少许冰片,敷在牙痛处,可缓解疼痛。3.美肤。西瓜皮含有高维生......
  • 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10g,蜂房10g,炙麻黄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炙水蛭3g,沉香(冲服)3g。7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 5月5日,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季是蛇伤的高发季节。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首先,立即远离被蛇咬伤的地方。如果蛇咬了它,你可以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促使它离开;如果你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你应该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岸边或船上,以避免溺......
  •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