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美容养生

    题记: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了。春天气候逐渐转暖,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

    春季保健养生全提醒

    一:春季防病

    A:早春当防流行病

    早春二月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正如民谚所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养生,切勿轻心。据预测,今年早春因为气候较往年反常,因此,流感、麻疹、痄腮、猩红热、风疹等传染病将可能流行。为此,搞好这些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

    必须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新鲜;不带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门,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游玩;在流脑流行区,每天早晨最好用醋在室内熏蒸杀菌。

    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袭击而发病,所以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故应该 春捂秋冻。

    每顿进餐时,最好喝点食醋,菜肴中宜拌些蒜泥或姜汁,这样可有效杀菌;饭后用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的发生。

    B:警惕旧病复发很重要

    据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因此常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

    风心病主要由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精神病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发现有情绪异常者,应及时就医。

    花粉症有人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又称花粉症。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赏花,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的机会。

    皮炎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等。还有些患者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该症多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也叫桃花癣。

    哮喘病病人对气象要素的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C:春季要防皮肤病

    一防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患了水痘要隔离。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5天内应注射大剂量的胎盘球蛋白。如果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要考虑人工流产。

    二防变态反应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这种病症在孩子中间广泛出现,多数和蚊虫叮咬有关系。

    三防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体癣和股癣。一般来说,真菌所引起的癣病多发生于夏季,因为,真菌喜温暖潮湿,过于干燥则不利于它的生长。但是,如果人体有适宜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也可四季发病。比如:有些人多汗,皮肤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癣病;患糖尿病的人也容易发生癣病,由于皮肤里含糖量增高了,提供了真菌生长的营养;长期使用激素,长期多次接受X线照射的人,由于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癣病。

    春季养生四要

    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二是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三是要注意经常锻炼。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四是要注意身体保暖。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更多中药材
  •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