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如何治疗口臭

    口臭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

    其次,戒烟,戒酒;饮食要相对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中医认为,口臭属于胃肠道有“热”,因此主张口臭尽量少吃助热的温里散寒类食物,适量吃一些消热的清热类食物。

    第三,在治疗上,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口臭往往多是由于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所致,所以可以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时间不能超过7天),这是一种治疗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还可以配合用中药佩兰10克,开水沏饮(就是像沏茶那样地以佩兰代茶沏着喝)一天1—2次,这比有些口香糖要好使;叩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闭唇,轻轻叩齿100-300次,其间可有唾液增多现象,小口缓缓咽下,每日做2-3次,不但治疗口臭,对口腔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大家不妨试一试;另外,属于精神因素口臭者,服药无效,需要看心理医生。

    口臭在中医来说,主要是脾热、胃火、肠燥等,又有虚实之分。因此,口臭如想服中药,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开方,不可自己擅自选服中药,因为“清胃火”的中药,十分苦寒,服后极易损伤脾胃,导致口臭未除,脾胃先伤。胡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个以中药调和脾胃、寒热并用治疗口臭的方法,既可消除口臭,又能顾护脾胃,效果很好

    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渣滓和血液在口腔内经细菌分解而腐化。而有以下生活方式或情况的人士,会较易出现口臭:

    口腔卫生欠佳

    累积的牙石会导致牙周病,从而引致口臭。

    唾液流量不足令口腔干涸

    由于唾液有清洁口腔的功能,唾液流量不足的话,口腔内的坏死细胞便会聚积在舌头、牙肉及面颊,并且腐坏和产生口臭。

    假牙卫生欠佳

    若假牙是不合适、不卫生或于睡觉时仍然佩戴着,都会引起口臭。

    吸烟

    吸烟会发出一股尼古丁的臭味。

    进食味道浓烈的食品

    例如洋葱及蒜头等,都会引起暂时性的口臭。

    疾病

    有些疾病如鼻窦炎或肝脏问题等,有时都会引起独特的口臭。

    怎样预防口臭?

    1.在大部份情况下,口臭是可以凭着每天保持口腔卫生及良好的护齿习惯预防的:

    每日于早晚及进食后,使用含氟的牙膏擦牙,同时适当地清理牙罅。

    妥善清理假牙,并在睡觉前把它除掉。

    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2.戒烟。取而代之,你可尝试咀嚼无糖香口胶。由于咀嚼香口胶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而唾液可中和口腔内的酸素,这样便可减少蛀牙的机会。

    3.全日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

    4.避免进食味道浓烈的食品。

    怎样治疗口臭?

    治疗口臭的方法主要针对其成因,因此每个口臭患者的治疗方法都会不同。由于大部份口臭个案都是因口腔卫生欠佳而起,所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预防──透过正确而持久的牙齿及口腔护理,防止口臭形成。虽然以漱口水及口气清新剂对付口臭亦有一些帮助,但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