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生于隋开皇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自幼多病,家境也很困难,但却非常好学,廿岁以前就读了许多有关诸子百家学说和古代名医的著作,所以不仅博通经书,而且精于医道。

    孙思邈是一位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具有八十余年丰富经验的医学家。他首先继承古代医学遗产,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甲乙经》、《本草经》、《肘后备急方》中的各家学说,同时吸收当归名医名著之所长,花费很大精力,收集整理了民间的单、秘、验方和种药采药技术,以及国外传入的医药知识,在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成《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以后又完成了《千金翼方》。这是两部很重要的著作,孙思邈在书中的自序里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取名千金。

    孙思邈突出的成就是集唐代以前医方之大成,对祖国方剂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收集了医方达5300个,《千金翼方》中所收载的方子也有2000多个,其中不仅限于经文古方,还有俗说单方。这两部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唐代以后许多中医药书籍所引据,尤其《千金要方》被宋代林亿校订印后(1066年),历代均有刻印,流传甚广。不但为我国医家所重视,对国外也很有影响,日本曾将其列为医学生的教科书。日本的《医心方》和朝鲜的《医方类聚》均以之为重要参考资料。

    此外,孙思邈的贡献还有下列诸项:

    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强调『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积极提倡进行综合治疗,他认为有些疾病必须同时应用多种疗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孙思邈对针灸学也很有研究,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叁十及《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二十八,计五卷,全是讲针灸,於是有人曾称之为《孙氏针灸经》。他还提出针、灸并施,针、药并用。

    在药物学方面,他经由上山采药和大量临床实践,累积了丰富的采药和制药经验,并因此嬴得了『药王』的桂冠。列举了二百叁十二种药物的采集季节还介绍六百八十馀种常用药材,让人们随时采集,以备急需之用。

更多中药材
  • 中医知道过食肥甘厚味,为什么现在的痛风得的越来越多了,就是吃的越来越好了,就出来问题了,就是尿酸高痛风的问题。那么今天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治疗过程中这么一个案例,张先生43岁,他的尿酸来的时候,尿酸值是629,正常的尿酸值是416,高20......
  • 大家好,脂肪肝呢,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有,那么今天呢,也是给大家讲一个案例,那么这个呢,是一个男士,在45岁左右,那么他比较喜欢吃油腻,喝酒啊,然后有一次去体检发现就脂肪肝了,那么他的症状表现什么呢?两胁胀痛,右侧偏重,因......
  • 你这个寒是什么呢?就是阳虚则寒,是这种寒,不是外界风寒感受的。有的人说,你看我到了夏天,到这个季节二三十度了,别人穿短袖,我还得穿长袖,我还觉得浑身冷,不穿不行,只要不穿就冷。那么还有呢,就是天热了,我也不敢吹空调啊,这都是什么问题呢?其实......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钱先生,30岁,年龄不大,但就觉得自己得心脏病了,像我刚才讲的问题,心脏病所有的表现都有,哎,胸闷,胸疼,疼的不得了,觉得是心梗,然后心慌,心悸,心跳非常快,然后有濒死感,有一天晚上就觉得,哎,我就疼的不行了,心跳也快,我......
  • 这个病案,是一位周女士40岁年龄,但是在办公室工作,其实也是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本身皮肤保养挺好的,人气质啊,面貌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忽然这几年就脸上开始长这黄褐斑了,大片大片的这种斑,就非常苦恼,这个斑怎么来的,本来挺漂亮一个女士,就一下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