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游洛阳龙门药方洞

    洛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药方洞位于我国九朝古都洛阳市区往南12公里的龙门山上,龙门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山上有数以千计的石窟,窟内有大小不等的10万尊佛像,它是世界三大造型艺术宝库之一。

    顺龙门山势从北向南漫步,不时被那千姿百态的石雕佛像和旖旎风光吸引驻足,不知不觉走了1公里,经过禹王池、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沿着山腰上的石阶一步步走到一座坐东向西的石洞前,洞内石壁上刻满了中药方,人们叫它“药方洞”。

    药方洞有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所治病症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等科,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药方洞位于龙门山上奉先寺的南边,它始凿于北魏,唐朝建成,洞门楣顶呈弓背形,洞楣上方正中有两个侏儒力士,肩扛蟠龙碑头摩崖巨碑,左右两个飞天,洞高4.1米,宽3.6米。洞门楣上悬挂着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耿鉴庭题写的“药方洞”匾额。

    洞内面积比一间房还大,洞长3.28米,宽3米,近似方形,穹隆形顶,雕莲花藻井,主佛释迦牟尼坐在高台正中,二弟子、二菩萨分立两旁。

    洞口过道左侧石壁刻有“北齐都邑师道兴造释迦·二菩萨像记并治疾方,武平六年”。洞内左侧石壁上刻有疗疟方、疗哮方、疗反胃方、疗消渴方、疗金疮方、疗上气唾脓血方等。

    疗疟方:蜀漆末,方寸匕,和湿服。又:黄连捣末,三指撮,和湿服,并验。

    疗哮方:灸两曲肘里大横纹下头,随年壮。

    疗消渴方:顿服乌麻油一升,神验。又方:古屋上瓦,打碎一斗,水二升,煮四五沸。又方:黄瓜根、黄连等分捣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后服十丸,以差为度。

    洞内右侧石壁上刻有疗瘟疫方、疗大便不通方、疗小便不通方、疗霍乱方、疗黄疸方、疗赤白痢疾方、疗癫狂方、疗噎方等。

    疗大便不通方:取猪胆以苇简纳胆中,系一头,纳下部中,灌,立下。羊胆良。

    疗小便不通方:以葱叶小头去尖,纳小行孔中,口吹令通,通讫,良验,立下。又方:取雄黄如豆许,末之,纳小孔中,神良。

    疗黄疸方:大黄三两,粗切,水二升,生渍一宿,平旦绞汁一升半,纳芒硝二两,顿服,须臾快利,差。

    初步统计,药方洞石壁上共刻中药方203首,其中针灸方27首,治疗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等科72种病证,其中有些药方如疗噎方的生姜橘皮汤等,仍为现在中医临床所常用。

    由于年代久远,药方洞中的石刻药方部分文字,或自然风化脱落,或人为损坏残缺,有待我们深入研究,补缺拾遗、考证阐明。

    龙门石刻药方距今已1400多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它刻在风景旅游区、石刻艺术宝库和佛教圣地的龙门山上,便于人们观赏、参考、应用和传播,这为普及中医药卫生知识、防病治病创造了条件。

    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11月视察龙门石窟时对药方洞做出“要保护好、研究好”的重要指示。(《光明日报》1981年4月15日)

    当我们游览了龙门药方洞,会深深感到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更加激发我们热爱中医药与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决心。

    游览了药方洞,还可以游览与药方洞相邻的奉先寺6丈高的露天庐舍那大佛、香山寺以及闻名中外的白马寺等景区。在四月,还可观赏到“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艳丽多姿的美景。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