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者为长寿。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却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从保健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今天单从饮食保健来说,我们每个人有多少认知?

    “饮”中的保健品

    国际上认定过6种“饮”保健品:绿茶、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蘑菇汤。

    首先是绿茶。第一,绿茶里面所含的茶坨酚,具有抗癌作用。如果每天喝4杯绿茶,癌细胞就不分裂,而且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所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

    很多人喝红茶,但是红茶加面包没有一点保健作用,还有人喝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没有一点保健作用,只是香而已。

    第二,绿茶里含有氟。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说贾府的人吃完饭拿茶漱口,而苏东坡也有记载,他每次吃完饭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坚固牙齿。而且,拿茶水漱口还能消灭虫牙,消灭菌斑。因为,饭后3分钟,牙齿的菌斑就要出现。

    第三,绿茶本身含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红葡萄的皮上有种东西,叫“逆转醇”。逆转醇是抗衰老的,它还是抗氧化剂,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不得心脏病。而且它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的突然停搏,即猝停。红葡萄酒还有个作用是能降血压、降血脂。

    很多人提出来,不是不让喝酒吗?世界卫生组织说的是“戒烟限酒”,没说不让喝酒,而且酒的限量也说了:葡萄酒每天不超过50~100毫升,白酒每天不超过5~10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如果你超过这个量是错误的,不超过这个量是好的。所以有钱的喝红葡萄酒,没钱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一样保健。

    酸奶是维持细菌平衡的。所谓维持细菌平衡是指有益的细菌生长,有害的细菌消灭,所以吃酸奶可以少得病的。牛奶本身我们不否定它的作用,但跟酸奶比起来差得很远。

    骨头汤里含琬胶,琬胶是延年益寿的,所以不要小看骨头汤。

    喝蘑菇汤能提高免疫力,所以是保健品。

    教你吃蔬菜

    “菜”。国际会议上第一个提的菜是胡萝卜。我国《本草纲目》里写的是养眼蔬菜。晚上看不到东西,特别是夜盲症,吃了就好。它保护黏膜,长期吃胡萝卜,不容易得感冒。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美容菜,养头发、养皮肤、养黏膜。常吃胡萝卜的人确实从里往外美容。胡萝卜还不怕高温,多高温度营养也不受损失。

    “菜”中第二是南瓜。它刺激维生素细胞,产生胰岛素。所以常吃南瓜的人不得糖尿病。还有苦瓜。它虽苦,但分泌胰岛素物质,常吃苦瓜的人也不得糖尿病。

    国际会议上还提到番茄,就是西红柿。吃西红柿不得癌症,不得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这西红柿不是随便吃的。西红柿里面有个东西叫番茄素,它和蛋白质结合在一块,周围有纤维素包裹,很难出来。所以必须加温,加温到一定程度才出来。西红柿炒鸡蛋最值钱了。还有番茄汤,或西红柿鸡蛋汤也是好的。生吃西红柿不抗癌。

    大蒜是抗癌之王。食用方法是必须先把它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气里15分钟,它跟氧气结合以后产生大蒜素。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而且是抗癌之王。大蒜有味不用怕,吃点山楂,嚼点花生米,再吃点好茶叶就没味了

    五谷排名

    谷类里第一要提的是老玉米,被称作“黄金作物”。老玉米的来历,美国医学会做了个普查,发现原始的美国人、印第安人没一个高血压,没一个动脉硬化。原来是吃老玉米吃的。后来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VE,所以不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谷”排第二的是荞麦。现代人多“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荞麦是“三降”,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荞麦里含有18%的纤维素,吃荞麦的人不得胃肠道癌症,直肠癌、结肠癌都不得。我们坐办公室的人,得病有20%是直肠癌、结肠癌。

    “谷”排第三的是薯类,白薯、红薯、山药、土豆。它们具有“三吸收”功能:吸收水分,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吸收水分,润滑肠道,不得直肠癌、结肠癌。吸收脂肪、糖类,不得糖尿病。吸收毒素,不发生胃肠道炎症。希望大家多吃薯类,主食中搭配薯类。

    “谷”里面还有燕麦,你要是血压高,一定要吃燕麦,燕麦粥、燕麦片。它降血压,还能降甘油三脂,使你的血脂降下来。

    “谷”最后一个是小米!《本草纲目》已经说明白了,小米能除湿、健脾、镇静、安眠,现在很多坐办公室的人睡不着觉,得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应该多吃小米。。

    动物越小蛋白越好

    鱼肉蛋白1个小时就能吸收,吸收率为100%,而牛肉蛋白3小时才吸收。当然虾比鱼还好。国际上调查了,全世界最有名的长寿地区在日本,日本的长寿地区在海边,而海边寿命最长的是吃鱼的地方。特别要吃小鱼、小虾,特别要吃全鱼(连头带尾),因为有活性物质,而且活性物质在小鱼、小虾的头部和腹部。

    还有个吃的原则,吃东西要掌握量,不是越多越好。国际上有规定的,要吃七成饱,一辈子不得胃病,吃八成饱最多了,若吃十成饱,那两成没有用,是废物。所以国际上建议大家0.618黄金分割:副食6主食4;粗粮6细粮4;植物6动物4。现在人类吃的动物太多,而且粗细粮不平衡。

更多中药材
  •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