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

    新生儿的身体和器官功能在生理、生化和酶的活性等方面,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差异。新生儿用药后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胃内pH值影响吸收效果

    新生儿胃内pH值较成年人相比略呈碱性,且胃肠排空速度较慢。一些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G、红霉素等,新生儿口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而在酸性环境下易被吸收或本来具有活性的药物,如胃蛋白酶、乳酶生、铁剂等,新生儿口服药物疗效会下降,需同时服用酸性制剂。

    药物的体内分布

    药物在新生儿体内受到机体脂肪量和水分、血浆白蛋白及血脑屏障的影响而分布不同。

    新生儿机体的脂肪量较少,随月龄增长而增加。新生儿机体内水分含量最高,约为77%,细胞外液为45%。新生儿体内水分和脂肪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水溶性大的药物的分布。无机盐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大的药物,在新生儿体液中分布量相对较多,在器官组织中的分布相对较少。一些脂溶性高的药物如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因为脂肪量少,其生物半衰期缩短。新生儿细胞外液中水分含量较大,可导致菊淀粉、蔗糖、硫代硫酸盐和溴化物等药物向细胞外液内流动。但当新生儿脱水时,药物分布会过多转向细胞内液。

    新生儿血浆中的白蛋白相对低下,血中结合型的药物相对减少,而游离型的药物相对增多。一些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水杨酸类、维生素C等,由于机体提供可结合的白蛋白较少,可相对地增加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容易引起过量药物的反应。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还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成年人的血脑屏障只允许未解离型脂溶性大的药物通过,而新生儿可让一些水溶性大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等也比较容易通过。

    肝脏影响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功能的强弱由肝脏大小和肝微粒体酶系代谢能力所决定。新生儿的肝脏占体重的比值最大,但新生儿肝内微粒体酶系尚不成熟,药物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到幼儿期,由于肝内微粒体酶系的迅速成熟,且肝脏占体重的比值仍然较大,药物代谢的功能则较强。

    肾脏排泄力弱

    新生儿的肾脏处于发育阶段,药物排泄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新生儿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大部分药物以原型排出(大多可再吸收),容易造成蓄积。如不能调整剂量和给药次数,就容易产生毒性反应。有人研究头孢呋辛的药物动力学,给新生儿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其药物半衰期由成人的1.16~1.50小时延长至(3.70±0.37)小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了3倍。如果将给药次数由每天的3~4次,改为每天2次,减少给药次数,则既保证了药效不减,也减少了毒副作用的发生。

    新生儿是一组特殊的群体,对药物的反应与年长儿和成年人差异很大,且新生儿之间亦有很大个体差异。对新生儿用药应加强用药监测,有条件的可进行治疗血药浓度和中毒血药浓度的监测。

更多中药材
  • 上热下寒,在临床工作当中,总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来找到我,跟我的表述我是一种寒热错杂的体质,吃中药的时候您一定要多加留心,因为我吃点热药就特别的容易上火,平时,也是感觉口干口苦,心烦气躁的,嗓子也干,有的时候嗓子痒,咳嗽,吃点热性的东西就上火,......
  • 为什么天气热,肠胃病频发加重?我们发现这种暑热的天气里面胃肠系统疾病发生的比较多,近期就有很多这种胃胀,胃疼,反酸,烧心的患者来找到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到这种伏天,这种胃部不舒服的症状就会发生,而且非常严重,还会导致食欲不振,恶......
  • 第一,我讲一定要未病先防,我们都知道HPV病毒感染,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那么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来讲,我们第一点要做的就是预防为主,虽然说HPV这种病毒的感染传播途径不单一也不绝对,但是性传播仍是主流,所以说我们应该做到洁身自好。另外来讲,我......
  • 平时在工作当中治疗很多这种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也就是HPV感染的患者,那么这一类患者,通常会做一项检查,也就是宫颈活检,那么宫颈活检的报告单当中,通常会出现c in1到3型这样一个诊断。那么今天我就通过这里跟大家详细的来聊一聊什么叫CIN,......
  •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