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瓜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被探明

    为了搞清瓜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瓜蒌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发现从瓜蒌中分离得到的4-羟基-2-甲氧基苯甲酸、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腺苷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全瓜蒌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对心绞痛、冠心病有很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搞清瓜蒌中的活性成分,研究人员利用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追踪方法,采用色谱分析、波谱分析等手段研究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他们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并根据其化学性质与光谱数据进行了鉴定,分别为棕榈酸(I)、5,5,-氧甲基呋喃醛(Ⅱ)、N-苯基苯二甲酰亚胺(Ⅲ)、4-羟基-2-甲氧基苯甲酸(Ⅳ)、4-羟基-烟酸(Ⅴ)、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Ⅵ)、腺苷(Ⅶ)。分析证实,化合物Ⅳ、Ⅵ、Ⅶ均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化合物Ⅳ的活性与同剂量阿司匹林的活性相当,化合物Ⅵ的活性是同剂量阿司匹林活性的2倍,化合物Ⅶ的活性最强,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269毫摩尔/升。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Ⅴ~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Ⅱ、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研究人员介绍,本实验表明,化合物Ⅳ、Ⅵ、Ⅶ均可抗血小板聚集,特别是化合物Ⅶ即腺苷在1989年就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治疗心律不齐的药物,因此腺苷一定是瓜蒌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之一,此外含氮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也可能是其活性成分之一。本实验只是利用体外的测试体系对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瓜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物质基础仍有待于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更多中药材
  • 白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又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一般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痰饮水肿。而炒白术偏于补......
  •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
  •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