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警惕夏债秋算

    夏季的高温,所带来的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以及贪凉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受损而背上了“夏债”,这些潜在的微观损害到了秋季就爆发出来了,即表现为夏日“欠债”秋后“算帐”。

    颈椎病的“秋后算帐”

    天气转凉,颈椎病患者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在炎炎夏日里过用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图一时之快,而使颈椎凉损冷伤导致的秋后发病。其症状除颈部活动受限外,还伴有眩晕、恶心、上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状。一旦发病治疗便很棘手,与其既病方治,不如防患于未然。主要方法有:①在夏季防过寒过凉,冬季注意颈部保暖;②做颈部保健操;③按揉凤池穴;④推擦手臂;⑤叩击肩井穴;⑥枕头不宜过高(15厘米为宜),也不宜太软。

    又到鼻炎频发时

    在夏秋季节转换之时,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加大,身体处于夏亏状态又有过敏体质的人,对这种明显的改变一时便难以适应。一到秋天,不少人便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这是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难言之苦。此时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消除此主要诱因,再注意饮食清淡及尽量远离过敏源。

    调理脾胃正当时

    夏季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在高温下,消耗又大,身体处于超支状态。入秋后气候凉爽,各脏器的生物钟也转入内向性积蓄期。此时加强营养可一补夏亏,并可为冬季体质提供良好的基础。但要注意,此时切不可恣意猛吃猛喝,一来可能伤了脾胃;二来可随着秋季“肥胖开关”的开闸而导致体重剧增,这也是夏债秋算的一种表现,此时应着重提高饮食质量,而尽量保持夏季的饮食数量。秋季,坚持吃八成饱对控制体重很关键,很重要。

更多中药材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