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dāng
  • 拼音:dang
  • 注音:ㄉㄤ
  • 部首笔画:8
  • 总笔画:21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QIPL
  • 五笔98:QIPL
  • 五行:
  • Unicode:U+943A
  • 四角号码:89166
  • 仓颉输入法:CFBW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鐺字拼音(带声调)
    dāng
  • 鐺字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 基本解释

    dāng   ㄉㄤˉ

  • 汉语字典

    [①][chēng][《廣韻》楚庚切,平庚,初。]“铛1”的繁体字。(1)古代的锅。有耳和足。用于烧煮饭食等。以金属或陶瓷制成。(2)一种古代的温器。较小,有三足。用以把酒、茶等温热。以金属或陶、瓷等制成。(3)今指一种浅而平的锅。多用于烙饼,炒菜。以铁或不锈钢制成。[②][dāng][《廣韻》都郎切,平唐,端。]“铛2”的繁体字。(1)见“鋃鐺”。(2)女子的耳饰。(3)象声词。形容撞击金属的声音。[③][tāng][《集韻》他郎切,平唐,透。]“铛3”的繁体字。(1)见“鐺3”。(2)一种小铜鼓。(3)古兵器名。形如半月,有柄。

    音韵参考

    [广 韵]:都郎切,下平11唐,dāng,宕開一平唐端[平水韵]:下平七阳·下平八庚[粤 语]:cang1do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鐺;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324第09【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郞切,音當。【說文】鋃鐺,鎖也。互詳鋃字註。 又【集韻】【韻會】𠀤他郞切,音湯。與鏜同,鼓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䶀。【註】鐺䶀,鼓音。 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𠀤音鎗。𤤎屬。【通俗文】鬴有足曰鐺。【緯略】三足溫酒器也。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脚御史。【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䥢。【註】鐺䥢,鼓音。〕 謹照原文兩䥢字𠀤改䶀。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