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甲
yì jiǎ
  • 拼 音:yì jiǎ
  • 注 音:ㄧˋ ㄐㄧㄚ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系爪义甲》:“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繫爪。 梁简文帝 《筝诗》:‘停絃时繫爪,息吹治唇朱。’又曰义甲。 唐 刘言史 诗:‘迸却玻璃义甲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今之工琴者类不畜爪,但搊筝则繫义甲。” 清 沉雄 《古今词话》:“义甲,弹筝所以护甲者,如假髻曰义髻,篴有义嘴,皆外也。”

  • 基本含义
    义正辞严,言辞刚正无私。
  • 详细解释
    义甲是由“义”和“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义指正义、公正,甲指甲胄、盔甲。义甲形容言辞正当、刚正无私,表示说话做事坚持原则,不偏不倚。
  • 使用场景
    义甲常用于赞扬或描述一个人说话做事公正正直、坚守原则,不畏强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律师、法官、政治家等职业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普通人在面对不公正的情况下坚持正义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公子甲因为对父亲的不满而离家出走。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问他为什么离家出走,公子甲抱怨说父亲对自己不公。那个人告诉公子甲,要做到义甲,就是要有正义的言辞和行为,不偏不倚。公子甲听后深受启发,决定回去跟父亲和解。从此,义甲成为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义甲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个的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法庭上义甲地为受害者做辩护。2. 这位政治家以义甲的言辞为民众争取权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战士穿着盔甲站在正义的一边,坚守原则,不偏不倚,来记忆义甲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正义、公正、原则等相关的成语,如“义薄云天”、“公正廉明”等,以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义甲的人,不欺负同学,不说谎。2. 初中生:在班级里,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做一个义甲的同学。3. 高中生:面对诱惑和压力,我们要坚守原则,做一个义甲的人。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义甲的人,为社会公正和正义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