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徵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休徵
  • 基本解释

    吉祥的征兆。《书·洪范》:“曰休徵。” 孔 传:“叙美行之验。”《汉书·终军传》:“故 周 至 成王 ,然后制定,而休徵之应见。” 颜师古 注:“休,美也。徵,证也。” 唐 元稹 《遭风》诗:“那知否极休徵至,渐觉宵分曙气催。” 明 唐顺之 《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故河清海宴,神人无杂扰之灾,物阜民蕃,太史奏休徵之应。”

  • 基本含义
    指停止征召,不再征召兵员。
  • 详细解释
    休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休”意为停止、中断,而“徵”则指征召、征募。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停止征召,不再征召兵员。它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当国家不再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时,便会发布休徵的命令。
  • 使用场景
    休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停止征召兵员的场景。除了军事方面,它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停止或中断,如停止招聘、停止征集作品等。
  • 故事起源
    休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国家需要士兵来保卫国家、征战四方。但在某些时期,国家可能不再需要更多的士兵,此时便会发布休徵的命令,即停止征召兵员。
  • 成语结构
    休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由于战争结束,国家发布了休徵命令。2. 这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不得不发布休徵招聘的通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休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停止号角的场景,表示停止征召兵员。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兵荒马乱”、“百战百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校园安全,学校发布了休徵游戏道具的通知。2. 初中生:由于疫情,社区发布了休徵志愿者的命令。3. 高中生:政府决定休徵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