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遣
zhī qiǎn
  • 拼 音:zhī qiǎn
  • 注 音:ㄓㄧ ㄑ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使用。 宋 苏轼 《乞将损弱米贷与上户令赈济佃客状》:“不惟乘此飢年,人户闕食,优加賑济,又使官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支遣。”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程途怕远,只要钱支遣。”
    (2).费用。 宋 岳飞 《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就拨 江西 、 湖南 粮斛,朝廷支降券钱为一年支遣,候营田就绪,军储既成,则朝廷无餽餉之忧,进攻退守皆兼利也。” 宋 文天祥 《回祕书巽斋欧阳先生》:“先生儻乏支遣,不妨更质钱用,第常使可赎足矣。”
    (3).排遣。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
    (4).调遣,派遣。 所云平 史超 《东进!东进!》:“听说 黄桥 吃紧, 太远 特地派我住到这里,随时听候 陈总指挥 的支遣。”

  • 基本含义
    指派、调遣、安排工作或任务
  • 详细解释
    支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支”表示支持、援助,第二个字“遣”表示派遣、调遣。支遣一词原本是指派遣人员出使他国,后来逐渐扩展到指派、调遣、安排工作或任务的意义。
  • 使用场景
    支遣一词常用于商务、工作场合中,表示安排人员去执行特定的任务或工作。也可用于描述领导安排下属去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
  • 故事起源
    关于支遣的故事并无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成语的结构中推测出其含义。支遣的意思即是“支持派遣”,在古代,国家派遣使者出使他国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活动,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因此,支遣一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派遣、调遣、安排工作或任务。
  • 成语结构
    支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支”和动词“遣”组成。
  • 例句
    1. 他被支遣去参加国际会议。2. 公司领导支遣了一支专业团队来负责这个项目。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支遣”的方法可以是将“支”字与“支持”联系起来,表示支持派遣;将“遣”字与“派遣”联系起来,表示派遣出去。通过与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支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调遣”、“派遣”等,可以扩展对该领域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支遣我们分组合作完成作业。2. 初中生:校长支遣我们参加数学竞赛。3. 高中生:班主任支遣我去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4. 大学生:导师支遣我去实习公司进行实践。希望这份关于“支遣”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