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
lù yì shí liù
  • 拼 音:lù yì shí liù
  • 注 音:ㄌㄨˋ ㄧˋ ㄕㄧˊ ㄌㄧ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路易十六 Lùyìshíliù
    [Louis ⅩⅥ] (1754—1793) 法国国王,大革命时被处死刑

  • 详细解释

    (louis ⅹⅵ,1754-1793)法国国王。在位时,为挽救财政危机,试图改革,但遭贵族反对而失败。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三级会议,因压制第三等级,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1年企图逃亡国外未果。次年阴谋勾结外国君主镇压革命,被废黜。后被处死。

  • 基本含义
    指某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
  • 详细解释
    路易十六是指法国历史上的国王路易十六,他在位期间对国家政治、经济等问题持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因此,“路易十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固执己见,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不听取他人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做法。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 故事起源
    成语“路易十六”的故事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是法国革命前最后一个波旁王朝的国王,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然而,他对改革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消极且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改革者的建议和劝告。最终,他的固执和无视民众诉求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路”、“易”和“十六”。其中,“路”表示固执己见,不肯改变;“易”表示容易;“十六”表示路易十六的数字。整个成语通过将“路易十六”与固执己见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不肯改变的含义。
  • 例句
    1. 他真是个路易十六,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不会改变主意。2. 这个领导很路易十六,从来不听取下属的建议。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六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路易十六固执己见的形象,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多听取同学的建议,不要像路易十六一样固执己见。2. 初中生:我爸爸很路易十六,从来不听取我的意见。3.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员就像路易十六一样,对民众的诉求置若罔闻。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领导,我会尽量避免成为路易十六,要多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