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 详细解释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目标任务

    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2006-2010年,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万人,年培训600万人; 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成立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制定政策、综合协调和项目监管。各地在党委和政府统筹领导下,成立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的阳光工程各项工作。

    (二)培训管理。各地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订单培训的形式,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培训单位根据用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

    (三)资金管理。培训经费实行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政府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和地方财政扶持资金组成。政府补助资金通过培训券方式或培训机构降低收费标准方式直接让农民受益,不用于培训单位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和技能鉴定。

    (四)监督检查。建立行政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向社会公布培训单位、培训任务、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及资金补助等情况,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培训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项目的培训单位对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开展培训项目检查验收,重点检查农民培训台账、农民转移就业台账和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发现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积极参与,导致很多培训机会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下设单位只是为达到指标,教学过程中并不积极,更有甚者,骗到学生的身份证后拒不履行培训义务。

    阳光工程心理健康

    简介

    “阳光工程心理健康”(简称“阳光工程”,或MHC),英文名字为Mental Health China (MHC), 是一个在美国注册的,社会援助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宗旨是提高中国公众对抑郁症和与抑郁症相关的精神疾病的认识,并为这些疾病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支持。

    历史

    阳光工程(MHC)的前身是于2000 年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的旨在普及抑郁症知识的“阳光工程爱心行动”。“阳光工程爱心行动”通过“首都高校巡回宣传”、讲座系列、电视节目系列、媒体报道和阳光工程心理网,已经使中国很多人受益。阳光工程(MHC) 的目标是在总结“阳光工程爱心行动”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类似组织的成功模式,继续以更为有效和持久的方式开展“阳光工程爱心行动”。

    目前主要项目

    阳光工程心理网:阳光工程心理网最初建立是为了辅助“阳光工程爱心行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关于抑郁症和相关疾病的优秀网站。阳光工程心理网之所以被很多人认可,是因为它所提供的前沿的知识和信息,纯公益的性质,丰富的患者康复经验,以及更为重要是,它提供的互助平台。

    阳光工程区域性社会支持小组:阳光工程社会支持小组以地区为单位,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各种社会支持,并在社区内进行抑郁症和相关精神疾病的宣传。目前阳光工程已经在中国主要城市建立社会支持小组。抑郁症公众教育计划: 该计划通过在网络上和社区内传播抑郁症的资料,提高公众对抑郁症和心理健康的认识。阳光工程编辑和翻译的宣传资料《关于抑郁症:每个人都必须知道的知识》和《双相情感障碍:勇气和抗争的故事》已经被广泛传播。

  • 基本含义
    指政府或社会组织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推行的大规模公益事业。
  • 详细解释
    阳光工程是一个比喻,源自中国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系列公益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需求,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阳光工程强调公益性和透明度,意味着这些项目应该公开、公正地进行,以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 使用场景
    阳光工程通常用于描述政府或社会组织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推行的大规模公益事业。它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政府发言和社会讨论等场景。
  • 故事起源
    阳光工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198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阳光工程”的概念,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公益项目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个概念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回应,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重要象征。
  • 成语结构
    阳光工程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阳光”和“工程”。其中,“阳光”表示公开、透明,而“工程”表示一项大规模的任务或计划。
  • 例句
    1.政府启动了一项阳光工程,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2.这个社会组织发起了一项阳光工程,为贫困家庭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阳光工程”与公益事业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一个大型建筑工地,表示这是一项公开、透明的大规模工程。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中国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知识,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爱心工程”、“民生工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小学生:我们班级开展了一项阳光工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2.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与一项阳光工程,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建立图书馆。3.高中生:阳光工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