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
lì zhèng
  • 拼 音:lì zhèng
  • 注 音:ㄌㄧˋ ㄓ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建立长官。《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言国家建立长官,毋或用憸人也。”
    (2).确立为政之道。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
    (3).莅政;临政。立,通“ 涖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臣闻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赏。” 司马贞 索隐:“《战国策》‘立’作‘涖’。”

  • 基本含义
    指立即实行政策,迅速采取措施。
  • 详细解释
    立政是由“立”和“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立即实行政策,迅速采取措施的意思。表示对问题迅速作出决策,立即行动。
  • 使用场景
    立政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决策者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果断行动,积极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立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宰相高长恭在处理政务时,非常果断,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有一次,有人告诉高长恭说,有个人在外面造反,要推翻朝廷。高长恭听到后立即做出决策,组织军队出击,成功平定了叛乱。人们为了纪念高长恭的果断行动,就用“立政”来形容迅速采取措施的意思。
  • 成语结构
    立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立”和名词“政”组成。
  • 例句
    1. 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应该立政,迅速采取措施,稳定局势。2.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于立政,积极解决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立”字的发音“lì”联想,将其与快速、立即行动的意思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决策、行动相关的成语,例如“果断”、“迅速”等。也可以学习一些与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相关的名人事例,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果断行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现我们的作业都没有完成时,就立政布置了一堂额外的作业。2. 初中生:面对突发事件,校长立政,迅速疏散学生,确保安全。3. 高中生:考试前,班主任立政,安排了一系列的复习计划,帮助同学们备战考试。4. 大学生:学校突然停电,学生会主席立政,组织同学们分发手电筒,确保大家的安全。5. 成年人:面对新冠疫情,政府立政,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