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
yī yīng
  • 拼 音:yī yīng
  • 注 音:ㄧ ㄧ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一时应变。《淮南子·说山训》:“ 弦高 诞而存 郑 ,诞者不可以为常,事有一应而不可循行。”
    所有一切。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一应京朝官在任未满,不因公事,朝廷非时移替,在任不曾磨勘,转官者后来同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一应大小属官今晚免参,明日蚤见。”《清史稿·刑法志三》:“其农忙停审,则自四月初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一应户、婚、田土细故,不准受理,刑事不在此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这是订礼,一应花消齐由我出。”

  • 英文翻译

    1.all; everything

  • 基本含义
    指所有的事物或物品,全部都有或都具备。
  • 详细解释
    一应是一个数量词,表示所有的事物或物品,无一例外地具备或存在。它强调的是全面性和无遗漏性。
  • 使用场景
    一应多用于形容全部事物或物品都具备的情况。常用于描述某个人或某个地方拥有了一切所需的东西。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郑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赶出国家而流亡,他在流亡期间遇到了一个名叫范蠡的智者。范蠡告诉他:“人生在世,应该做到‘一应俱全’,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这句话流传下来,形成了成语“一应”。
  • 成语结构
    Subject + 一应
  • 例句
    1. 这个超市的商品一应俱全,你需要的东西都能找到。2. 我们的会议室设备一应俱全,无论是投影仪还是音响都有。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一应”拆分为“一”和“应”两个部分,其中“一”表示全部的意思,“应”表示应该具备的意思。通过这个拆分,可以帮助记忆词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切”、“一概”等,来加深对全面性和无遗漏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一应俱全,有铅笔、橡皮、尺子等。2. 初中生:这个图书馆的藏书一应俱全,涵盖了各个学科的书籍。3. 高中生:这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各种科研需求。4. 大学生:这个餐厅的菜单上的菜品一应俱全,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有。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