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鼓
huáng gǔ
  • 拼 音:huáng gǔ
  • 注 音:ㄏㄨㄤˊ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庄子·骈拇》:“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 曾 史 是已!”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正术诛邪》:“ 薛真人 知之曰:‘日月之下,可容青燐鬼焰,簧鼓人心?’” 李庆芳 《中国国会议》:“彼辈又见国民之多属於中立也,于是大肆簧鼓,创为人民程度不足之谈,不惮为紫之夺朱, 郑 声之乱雅乐,以淆惑一时之人心。”

  • 基本含义
    指无节制地吹嘘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 详细解释
    簧鼓是由簧片和鼓面组成的乐器,产生声音时发出嘈杂的声音。这个成语比喻人不顾实际,自夸自大,过分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显得浮夸而虚伪。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夸夸其谈,自吹自擂,不切实际的夸大其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伪而自负的人。
  • 故事起源
    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簧鼓作为一种乐器,常常用于庆祝和表演活动中。然而,由于簧鼓的声音嘈杂刺耳,人们开始将其比喻为夸夸其谈,虚伪自负的行为,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是“簧鼓”,表示夸夸其谈的人或行为;修饰部分是形容词“簧鼓”,表示吹嘘自大的特点。
  • 例句
    1. 他总是簧鼓自己的才华,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2. 不要相信他说的话,他只是在簧鼓而已。3. 她的演讲充满了簧鼓的成分,没有实际的内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簧鼓”与夸夸其谈、吹嘘自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簧鼓,大声吹嘘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夸夸其谈、虚伪自负相关的成语,例如“自吹自擂”、“浮夸其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簧鼓自己的画画技术,可是画得并不好。2. 初中生:她在班上簧鼓自己的英语成绩,但实际上她的成绩并不出色。3. 高中生:他不断簧鼓自己的领导能力,却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