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灭
zú miè
  • 拼 音:zú miè
  • 注 音:ㄗㄨˊ ㄇ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至则族灭其豪 穰氏 之属, 河内 道不拾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説 又曰: 易之 以臣宗室,故託为党。然附 易之 ,有台辅之望;附 元忠 ,有族灭之势。”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世为廷尉》:“ 雄 少时家贫,母葬之所封之地。不卜时日,巫言族灭,而 雄 子 訢 孙 恭 为廷尉。” 范文澜 《中国通史》绪言:“ 北魏 皇帝说 崔浩 谋叛,族灭 崔氏 ,并大杀士族,抑制了这个要求。”

  • 基本含义
    指一个族群或家族被完全消灭或灭绝。
  • 详细解释
    族灭一词最初用来描述一个族群或家族在战争、灾难或其他原因下被彻底消灭的情况。它强调了一个群体的灭亡和文化的丧失。在现代使用中,族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观念被完全摧毁或消失的情况。
  • 使用场景
    族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历史事件、战争、文化消失等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观念被完全消除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族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在战争时期,当一个族群或家族被敌人完全消灭时,人们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这个悲惨的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灭逐渐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任何一个群体或事物的完全消失。
  • 成语结构
    族灭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族”和“灭”。
  • 例句
    1. 在那场战争中,整个部落几乎被族灭。2. 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族灭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族”字与“灭”字相连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联想到一个群体或事物被完全消灭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或文化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与族灭相关的历史事件,如秦朝对六国的统一战争、元朝对南宋的征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狼族被猎人们完全灭绝了。2. 初中生:在二战中,许多犹太家庭遭受了族灭的悲剧。3. 高中生:历史上,许多文明因为战争而遭受了族灭的命运。4. 大学生: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面临着被同化或消失的族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