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袖
zhuō xiù
  • 拼 音:zhuō xiù
  • 注 音:ㄓㄨㄛ ㄒㄧ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史记·五宗世家》“﹝ 长沙定 王发 ﹞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溼贫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景帝 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詔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 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迴旋。’帝以 武陵 、 零陵 、 桂阳 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先是 辽 欲过 鸭緑江 为界, 高丽 上表云:‘……归 汶阳 之旧田,抚绥敝邑;回 长沙 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 朴寅亮 之词也。 辽 主善之,遂寝其议。”

  • 基本含义
    指不善于文辞或书法的能力。
  • 详细解释
    拙袖是由“拙”和“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拙指笨拙、不灵巧,袖指衣袖。拙袖比喻不善于文辞或书法的能力,形容人才华不高或技艺不精。
  • 使用场景
    拙袖常用于形容某人不擅长文学或书法方面的才华。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这方面的不足。
  • 故事起源
    拙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官员被人嘲笑他的书法不好,于是他自己写了一篇文章来自嘲,文章中说自己的袖子就像是拙笔写的一样,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书法不好的自嘲之意。后来,人们就用“拙袖”来形容不擅长文辞或书法的能力。
  • 成语结构
    拙袖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拙”和名词“袖”组成。
  • 例句
    1. 他的拙袖举世皆知,所以他从来不涉足文学界。2. 虽然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他的拙袖使他在文化圈子里不太受重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拙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宽大的袖子,但他的手却笨拙地动作不灵活,以此来联想到“拙袖”表示不善于文辞或书法的能力。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学或书法相关的成语,例如“文不加点”、“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拙袖,不擅长写字。2. 初中生:他的拙袖让他在语文考试中成绩不理想。3. 高中生:她的拙袖并没有影响她在科学方面的才华。4. 大学生:我虽然是一个拙袖,但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