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iū qí zhì píng ㄒㄧㄨ ㄑㄧˊ ㄓㄧˋ ㄆㄧㄥˊ

    修齐治平(修齊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语本《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严复 《原强》:“又用近今格致之理术,以发挥修齐治平之事,精深微眇,繁富奥殫。” 廖仲恺 《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修齐治平之道,已提其纲而挈其凡。”

  • 基本含义
    修齐:修整齐整;治平:治理社会安定。意指修整齐整、治理社会,使社会安定。
  • 详细解释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源自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修齐指的是修整齐整,使之符合规范;治平指的是治理社会安定,使社会秩序井然。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积极努力地修整自己,同时也要为社会安定而努力。
  • 使用场景
    修齐治平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修养良好、行为规范,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社会秩序井然、安定有序。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鲁国的昭公在位时,他的两位宰相公孙朝和季孙行父争执不休。昭公问公孙朝:“如何才能治理国家、使社会安定?”公孙朝回答:“修齐治平。”这就是修齐治平这个成语的由来。
  • 成语结构
    修齐治平由两个词组成,修齐和治平。修齐指的是修整齐整,治平指的是治理社会安定。
  • 例句
    1. 他一直注重修齐治平,所以在单位里很受欢迎。2. 政府要加强治理,努力实现社会的修齐治平。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修齐治平拆分为两部分记忆。修齐可以联想为修整齐整的意思,治平可以联想为治理社会安定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修整整齐的形象,同时也想象一个国家社会秩序井然、安定有序的形象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修齐治平相关的成语,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修齐治平,班级才能更加和谐。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修齐治平,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3. 高中生:学习好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只有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才能更加安定。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修齐治平,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