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案
zòu àn
  • 拼 音:zòu àn
  • 注 音:ㄗㄡˋ 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奏案 zòu’àn
    [the table for placing the memorial to the throne] 放奏章的几案。案,古时狭长的桌子
    拔刀斫前奏案。——《资治通鉴》

  • 详细解释

    (1).批阅奏本的几桌。《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 权 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復有言当迎 操 者,与此案同。’”
    (2).奏请查办。《后汉书·何敞传》:“惟明公运独见之明,昭然勿疑, 敞 不胜所见,请独奏案。”《后汉书·羊陟传》:“奏案贪浊,所在肃然。”
    (3). 清 制,凡经奏准之案件叫奏案。《清会典·刑部》:“以事之轻重,分为三等,奏案为大籤,窃盗为小籤,其餘为中籤。”

  • 基本含义
    指以文书形式呈报上级,请求批准或报告情况。
  • 详细解释
    奏案是由“奏”和“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奏指呈报上级,请求批准或报告情况;案指文书形式的文件。奏案一词形象地比喻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提交请求、汇报等事务。
  • 使用场景
    奏案一词常用于形容向上级或领导提交报告、请求批准的情况。可以用于工作场合,如员工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也可以用于学习场合,如学生向老师请假或报告学习情况。
  • 故事起源
    奏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场。在古代,官员们需要向上级呈报各种情况或请求批准。为了准确、规范地提交文件,他们会将请求或汇报内容书写在案卷上,然后提交给上级。因此,奏案成为了描述这种行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奏案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奏”和名词“案”组成。
  • 例句
    1. 他向上级奏案,请求批准新项目的启动。2. 学生们向校长奏案,申请增加体育设施的投资。3. 这份奏案详细地汇报了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方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奏案这个成语:1. 将“奏”字与“请求”、“汇报”等词联系起来,表示向上级呈报。2. 将“案”字与“文件”、“文书”等词联系起来,表示书面形式的呈报。3. 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官员,向上级提交奏案的情景,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奏案相关的成语,如“奏章”、“奏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向老师奏案,请求放学后参加班级活动。2. 初中生:我们向校长奏案,希望能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节。3. 高中生:学生会向学校领导奏案,要求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