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筩
zhú yǒng
  • 拼 音:zhú yǒng
  • 注 音:ㄓㄨˊ ㄩ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竹筒 ”。1.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晋书·陆机传》:“ 机 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繫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 唐 李端 《题郑少府林园》诗:“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今考其名,竹筩之‘筩’,文从‘竹’从‘甬’。”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君读书居常以竹筩注膏繫衣带间,惟所适则出膏於筩,燃火读书。” 沉从文 《边城》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
    (2).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妇人﹞美髮髻,垂於后,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贵者饰以珠璫。”

  • 基本含义
    竹筩是一种用竹子制成的器物,用于装载物品。在成语中,竹筩常用来比喻对事物的容量或承载能力。
  • 详细解释
    竹筩在成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承受能力、容量或能力有限,无法承载更多的东西或负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或某种资源已经达到了极限。
  • 使用场景
    竹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或某种资源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
  • 故事起源
    竹筩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人想要运送一筐鸡蛋,他用竹筩装载了一些鸡蛋,但是因为竹筩的承载能力有限,结果鸡蛋都摔碎了。这个故事寓意着竹筩的容量有限,无法承载更多的东西。
  • 成语结构
    竹筩这个成语是一个名词+名词的结构,其中,“竹筩”表示容器,喻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容量或承载能力,可以理解为“容量有限”。
  • 例句
    1. 他的能力就像是一个竹筩,只能承载一些轻松的任务。2. 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像是一个竹筩,无法再承受更多的压力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竹筩的形象与一个人或事物的承受能力有限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竹筩相关的成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竹篮打水两败俱伤”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绘画技巧就像是一个竹筩,还需要多加努力才能变得更好。2. 小学生:他的记忆力就像是一个竹筩,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东西。3. 中学生:她的时间管理能力就像是一个竹筩,总是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4. 大学生:这个实验室的设备已经像是一个竹筩,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更新设备。5. 成人:我的耐心就像是一个竹筩,有时候无法承受太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