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威
shēng wēi
  • 拼 音:shēng wēi
  • 注 音:ㄕㄥ ㄨㄟ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名声和威望。
    [构成]
    并列式:声+威
    [例句]
    声威大震。(作主语)

  • 近义词

    威望、阵容、声势

  • 英文翻译

    1.renown; prestige

  • 详细解释

    ◎ 声威 shēngwēi
    (1) [renown]∶声势和威势
    以助声威
    (2) [prestige;popularity]∶名望和威望
    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此次向南进攻中,旗开得胜,声威大震。——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声势威风。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贺兰 嫉 廵 远 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而当是之时,天下之主财利者方务於急聚敛,治民者以立声威为贤。”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我 湘乡 实始兴义旅,转战於两 湖 、 江西 、 广西 、 广东 、 河南 、 安徽 诸行省,所在破敌克城,声威烜然,号曰‘ 湘 勇’。”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毛泽东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此次向南进攻中,旗开得胜,声威大震,改变了西北敌我对比的形势。”

  • 基本含义
    声望和威势。
  • 详细解释
    声威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所拥有的声望和威势。它表示一个人或事物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具有声威的人通常受到尊重和崇拜,他们的话语和行为常常被人所追随和效仿。
  • 使用场景
    在正式场合或者权威性的场合中,可以使用声威来描述某个人或事物的威望和影响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声望和威势。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项羽在攻下垓下后,他的声威传遍天下,使得其他诸侯纷纷归附。这个故事中的“声威”一词,便成为了后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威望和影响力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声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声”和“威”。
  • 例句
    1. 他的声威使得所有人都对他敬畏有加。2. 这位科学家凭借他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世界的声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高声宣布自己的威势,以此联想到“声威”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声威相关的成语,如“威风凛凛”、“声名狼藉”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一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声威让我们都很害怕。初中生:他在学校里的声威很高,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高中生:这位教授凭借他在学术界的声威,受到了许多学生的追捧。大学生:这个公司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声威,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