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跑跑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医跑跑 -事件经过

    2011年8月24日深夜,上海宝山区宝钢医院手术室突发火灾,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全身麻醉病人身亡。医院宣传科负责人称,事发时手术室内至少有6名医护人员在场,发现隔壁房间起火后相继撤离;手术台上的病人则因无法逃离不幸身亡,死因可能是窒息。

    院方说法

    当时在手术室的总共有6名医护人员,“这6人中,真正与病人同处一室的其实只有4人,另外一名护士和一名麻醉师当时正在进行手术信息的录入”。该宣传负责人表示“整个过程非常短暂,这中间到底发生过哪些事情,只能等官方的调查结果出来才能弄清楚”。

    该负责人说,手术室隔壁房间里刚有烟雾冒出来,就有一名护士出去查看,“她用灭火器灭掉部分明火,但大量浓烟却同时产生。她不得不去手术区域内的办公室打电话求援”。火灾发生不久,手术室便发生了停电。因此之后出去呼救的两名麻醉师和一名护士曾试图寻找电筒和灭火器,但烟雾太大让他们不得不撤离,直到最后两名医生在手术无法进行后出门查看,发现事态已经无法控制,“在医生出来寻求帮助的过程中遇到了消防队员,表示希望一起进去把病人抬出来。但出于安全因素,消防战士劝阻了他们的”。

    强行撤离有危险

    被问及为何在离开时没有将病人一起带走,这名负责人大致描述了最后两名医生离开时的情形,“手术室浓烟弥漫,2名骨科医生听到呼吸机还处于工作状态。考虑患者为全麻病人,完全由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身上又有多根导管。医生认为如果拔出呼吸套管和相关导管,很可能导致患者吸入性窒息或出血加重”。

    该负责人称,电动手术床不同于普通病床,不通电时光靠这两人根本无法移动。经过思考,这两名医生希望患者暂时通过管道氧气及呼吸机辅助呼吸能维持一段时间,他们则出门找麻醉师或消防人员帮忙进行抢救,“由于烟雾实在太浓,两位医生只能半蹲状态,摸墙慢慢移至离1号手术室最近的男更衣室,后走出手术室大门寻救”。

    院方表示负全责

    院方表示,包括医生的责任认定、起火原因等,需要等调查部门的最终结果公布。医院副院长蒋建群直言不讳地说,这件事他们负百分之一百的责任,但是死者亲属要求知道事发经过的细节,这要由警方调查以后再告知死者家属。

    评论

    相比“范跑跑”,这6名“医跑跑”的抢先逃命行为,不仅更加令人心寒和不齿、也更加值得严厉谴责和追究。

    这是因为,医务人员丢下病人自顾逃命的行为,不止是一个如教师不救护学生一样的简单职业伦理范畴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层面的严肃法律问题。依据我国《执业医师法》,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须履行“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的义务,并且“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当然,在这里,或许有人会说,直接导致病人死亡的并非医生的诊治行为,而是意外的火灾。面对火灾,医务人员也是人,也有基于自保性命的紧急避险权利。

  • 基本含义
    指医生匆忙奔走,忙于救治病人,形容医生工作繁忙、辛劳。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由“医”、“跑”两个字组成。医指医生,跑指奔走。医生为了救治病人,不分昼夜地奔走忙碌,形容医生工作繁忙、辛劳。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医生工作辛苦、忙碌的情况。可以用来表达对医生的敬意和理解。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生。在古代,医生没有像现代这样的医疗设备和条件,他们需要亲自去病人的家中进行诊治,有时还要长途奔波。因此,医生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常常需要忙碌地跑来跑去,救治病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简单明了。
  • 例句
    1. 这位医生每天都医跑跑,非常辛苦。2. 医生的工作很辛苦,他们常常医跑跑,为了救治病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医”字和“跑”字连起来想象医生匆忙奔走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医生工作的相关知识,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挑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医生每天都医跑跑,为了救治病人。2. 初中生:我将来想当一名医生,也要医跑跑,帮助更多的人。3. 高中生:医生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常常医跑跑,为了给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4. 大学生:了解医生的辛苦,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医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