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膂
yāo lǚ
  • 拼 音:yāo lǚ
  • 注 音:ㄧㄠ ㄌ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腰背。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牵头曳足,先斩腰膂。”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六:“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二姊怒,操杖遽出。生察其状兇,跴屣欲走。杖起,已中腰膂。”参见“ 腰背 ”。
    (2).比喻要冲之地。《宋史·范育传》:“ 熙河 以 兰州 为要塞…… 兰州 危,则 熙河 有腰膂之忧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臣愚见,料贼所趋,约分三途……与 江 北 徐州 、 山东 、 曹州 等处土匪联合,横截中原腰膂,亦一途也。”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腰部,比喻一个人的力量、才能或者事物的核心。
  • 详细解释
    成语“腰膂”源于古代的武术词汇,形容人体腰部的力量和灵活性。在引申义中,成语“腰膂”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力量、才能或者事物的核心。它强调一个人或者事物的关键所在,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 使用场景
    成语“腰膂”常用于形容人的力量、才能或者事物的核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团队或者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事物的关键部分,表达其重要性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 故事起源
    成语“腰膂”的故事起源不详。
  • 成语结构
    腰膂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腰膂,没有他我们无法完成这个项目。2. 这座桥是整个交通系统的腰膂,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交通畅通。3. 这本书是我们学习的腰膂,没有它我们无法理解这个知识领域的核心概念。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腰部的形象联系来记忆成语“腰膂”。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弯曲的大树枝上,这个大树枝就像是人的腰部,支撑着整个人的重量和平衡。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忆成语“腰膂”的意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力量和核心相关的成语,如“骨干”、“根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妈妈是我们家的腰膂,她照顾我们的生活。2. 初中生:科学家是国家科技创新的腰膂,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 高中生:这本书是我们学习历史的腰膂,它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核心和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