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沱饭
hū tuó fàn
  • 拼 音:hū tuó fàn
  • 注 音:ㄏㄨ ㄊㄨㄛˊ ㄈ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粥。据《后汉书·冯异传》及《光武帝纪上》载, 光武帝 刘秀 于 更始 二年行军至 呼沱河 (按即 滹沱河 ),时天寒,众皆饥疲, 冯异 进豆粥。明旦, 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 冯异 字)豆粥,飢寒俱解。”后遂有称粥为“呼沱饭”者。 宋 陶穀 《清异录·呼沱饭》:“ 光武 在 滹沱 ,有 公孙 豆粥之荐,至今西北州县有号粥为呼沱饭者。”

  •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困境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精神。
  • 详细解释
    呼沱饭源自于中国传统民俗,是指穷人在边远地区互相帮助、互相招待。呼沱,指的是用手指在饭碗里呼唤,表示邀请对方一起用餐。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表达了友爱互助的美德。
  • 使用场景
    呼沱饭多用于形容人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社区居民共同应对困难等情况。
  •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中国传统民俗。在古代,边远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互相帮助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一次饥荒时期,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互相之间帮助,共同度过了难关。为了纪念这次互助行动,人们将这个习俗定名为呼沱饭,并将其作为一个成语来传承。
  • 成语结构
    呼沱饭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呼沱”和“饭”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在这个团队里,大家像呼沱饭一样默契合作,共同完成了任务。2. 在困境中,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就像呼沱饭一样温暖人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呼沱饭”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呼唤着对方一起用餐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精神。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和习俗来进一步了解呼沱饭的背景和意义。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患难见真情”,“同舟共济”等,来拓展对友爱互助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就像呼沱饭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2. 初中生:在困难时期,我们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就像呼沱饭一样,渡过了难关。3. 高中生:在社区居民之间建立起的互助网络,展现了呼沱饭的精神,让大家共同应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