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聚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恐聚族 -概述

    恐聚族,与同学老友聚会,和同事家庭聚餐,各种各样的“相聚”随着春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而近年来以往聚会中轻松愉悦的气氛逐渐被互相攀比所吞噬,众多职场人对聚会越来越心灰意冷,甚至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职场人在进一步变成畏惧高密度春节聚会的职场“恐聚族”。

    新社会现象

    票子、房子和车子,成了大家春节聚会的主要话题。面对昔日“同桌的你”,“恐聚”成了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上班族聚会变了味

    “我在外企做销售,每月工资也就5000多。”“我年底发了2万元奖金。”“今年,我打算买辆车。”与平常的聚会相比,春节期间的不少聚会被攀比和炫耀硬生生地代替。一些市民表示,他们对聚会越来越反感,甚至产生恐惧。不少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因囊中羞涩沦落为“恐聚族”。

    乌鲁木齐市民肖彬亮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大年初五参加了大学同学的聚会,看似温馨的聚会却让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同学们过的一个比一个好,自己又混得不怎么样,很没面子。”肖彬亮说,每当同学问起他的工作和收入,都让他感觉很难为情。

    市民王先生也表示,每次聚会感觉氛围都不对,似乎大家聚在一起,不谈友情,只为炫富,前些年聚会的温馨和亲切感,再也找不回来了。

    网友阿布罗狄说,上大学时自己是优秀生,感觉一向不错。可过年的一次聚会他才发现,昔日的同学都过的很好,一些从前不如自己的同学,现在无论是工作、工资还是家庭,都比自己好很多,这让他心里的落差越来越大。

    网友齐果子“恐聚”不为别的,只为自己依然独身。“同学们都是携夫带子,而我还是孤身一人。同学们问来问去,我真不知道如何解释。她说,每次接到聚会电话,她都会找理由推脱。

    满桌尽是“手机党”

    春节期间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让正在北京上大四的袁姗怎么也找不到快乐。

    “我去年没回家过年,想着几年没见大家应该有说不完的话,没想到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手机。”袁珊说,聚会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不放,一边跟人聚着会,一边上着网。

    在河北上大学的黄芳说,“聚会也有一个人安静的时候,而且时刻上上网,看看微博,过一会儿就得更新微博或者浏览信息,这些都成习惯了。”

    同学聚会不再像以前一样热闹,大家的注意力不在聚会上,“总有人不停地出去接打电话,或者一直盯着手机,近20个人竟然找不出一个共同话题来聊,去KTV唱歌时有些人干脆就走人了。”袁珊很怀念初中同学聚会的热闹情景。

    带着健康心态去聚会

    “心理落差完全不必成为正常聚会的障碍。”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唐安平表示。

    他说,聚会难免会有人炫富,“恐聚族”应先调整自我心态,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参加聚会,如果将一些话语当做是对自己的贬低,这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如果遇到炫富的情况,我们不妨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相信自己也有很多出众的地方。

    “同学朋友聚会,就是为了放松叙旧,没有必要让聚会成为大家心理上的负担。”

    专家建议

    1、恐聚族往往预设了很多负面情绪,聚会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蛛丝马迹佐证自己的猜想,觉得其他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这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同学聚会对于人际网络的恢复和维系是很重要的,并不需要说很多话、搞很复杂的活动。老同学们能够聚在一起,这本身就有一种熟悉感、温馨感的体现。

    2、大家在社会上的职业虽然已经千差万别,但同学聚会应该卸下所有“包装”,开展“裸奔”聚会, 毕竟聚会更多为的是回忆和分享。如果聚会中感到话题方向“有误”,“恐聚族”们不妨到时纠正方向,引导话题方向,相信老同学们在一起也愿意多谈及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

    3、现代城市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很多人都很孤独。他们交往的渠道太窄,邻居不熟悉,亲戚走动少,同事之间可能会受到互相竞争、职位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成为朋友,而网络提供的这个平台很单纯,大都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是目标,这样反而容易交朋友,消除孤独感。

    4、很多参加过聚会的网友表示,而诸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我看的不是书,是寂寞”等句式的流行,虽是网友恶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 基本含义
    指害怕、恐惧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激发恐惧情绪。
  • 详细解释
    恐聚族是由“恐”、“聚”、“族”三个字组成的成语。恐意为害怕、恐惧,聚意为聚集、聚会,族意为一群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害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传递和激发恐惧情绪的现象。
  • 使用场景
    恐聚族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同样的恐惧或困难时,彼此聚集在一起,互相加深对恐惧的感受和认同。它常用于形容集体恐慌、群体恐惧等情况。
  • 故事起源
    恐聚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义是相对明确的,形象地描述了恐惧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情景。
  • 成语结构
    恐聚族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恐”、“聚”、“族”分别表示害怕、聚集、一群人的意思。
  • 例句
    1. 这场灾难引发了恐聚族,人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共同面对恐惧。2.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形成了一个恐聚族,彼此依靠、互相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恐聚族”与害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情景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群害怕的人们在一起,彼此传递和加深恐惧情绪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恐聚族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恐慌”、“恐惧症”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漆黑的夜晚,小明和小红成了恐聚族,他们互相抱着,害怕地哭了起来。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同学们都成了恐聚族,大家一起复习,互相鼓励,共同面对考试的压力。3. 高中生:面对疫情的蔓延,人们形成了恐聚族,大家戴上口罩,保持距离,共同抗击病毒。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们成了恐聚族,彼此交流心情,互相支持,寻找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