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征无战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ǒu zhēng wú zhàn ㄧㄡˇ ㄓㄥ ㄨˊ ㄓㄢˋ

    有征无战(有征無戰) 

    谓不战而胜。《晋书·乐志下》:“言 宣帝 致讨 吴 方,有征无战也。”《隋书·李密传》:“明公亲简精鋭,西袭 长安 ,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北史·尉迟迥传》:“唯 迥 以为 纪 既尽鋭东下, 蜀 必空虚,王师临之,必有征无战。” 清 袁枚 《为黄太保贺平大金川表》:“圣母覆物仁慈,挽回和气,故能有征无战。”

  • 基本含义
    有军队出征,却没有发生战斗。形容战争准备完备,但最终没有实施战斗。
  • 详细解释
    有征无战是指在军队准备充分、战斗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却没有进行实际战斗。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之间的差距,强调了在战争中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和破坏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有征无战常用于形容战争准备充分,但最终没有发生实际战斗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准备充分但最终没有实施的情况,如商业竞争、学术研究等。
  • 故事起源
    《史记·卷二十五·项羽本纪》记载了有征无战的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率领大军攻打楚汉之战,准备充分,但最终却没有发生实际战斗。这个故事成为了有征无战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否定词+动词
  • 例句
    1. 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最终却有征无战。2. 这场商业竞争中,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却最终有征无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项羽本纪中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项羽率领大军准备充分,但最终没有发生实际战斗的情景。同时,可以将其与其他类似的成语进行对比,如有准备无战、有战无征等,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了解其他有关战争策略和成语的内容。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准备了很多礼物,但最终却有征无战,因为活动取消了。2. 初中生:这次考试我准备得很充分,但最终却有征无战,因为题目都不会考。3. 高中生:我们社团筹备了一场活动,但最终却有征无战,因为没能吸引到足够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