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繻关
qì xū guān
  • 拼 音:qì xū guān
  • 注 音:ㄑㄧˋ ㄒㄩ ㄍㄨ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汉 终军 入 潼关 ,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 潼关 。 宋 司马光 《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復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清 赵翼 《卢抱经作重逢入泮诗纪事敬贺四律》之二:“尚有昔年题字柱,便当古蹟弃繻关。”参见“ 弃繻 ”。

  • 基本含义
    指放弃了某种机会或者权益,以求得其他更大的利益。
  • 详细解释
    弃繻关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使人视繻关,关下秦人甚众,关上亦如之。始皇乃谓使者曰:‘繻关上下皆秦人,何以异于关内人?关上者有能为之者,予与之以天下。’”意思是说秦始皇派人去视察繻关,关下的秦人很多,关上也不少。秦始皇于是对使者说:“关上的人和关内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关上有能够管理的人,我就把天下给他。”弃繻关的意思就是放弃关下的人,将关上的人给予天下。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为了追求更大利益而放弃眼前的一些权益或机会。
  • 故事起源
    该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加强统一国家的控制力,派人去视察繻关,结果发现关下的秦人众多,关上也有能够管理的人才。秦始皇为了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天下,决定放弃关下的人,将关上的人给予天下。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弃繻关”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弃”,宾语“繻关”。
  • 例句
    1. 为了追求更大的事业发展,他毅然弃繻关,放弃了眼前的利益。2. 在面对两难选择时,我们应该学会弃繻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弃繻关”拆解为“弃”和“关”,并与放弃某种机会或权益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参加足球比赛,放弃了周末的游乐场活动,真是弃繻关啊!2. 初中生:他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放弃了参加社团活动,真的是弃繻关。3. 高中生:为了追求更大的人生目标,她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果然是弃繻关。4. 大学生:为了创业,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真的是弃繻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