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习
lì xí
  • 拼 音:lì xí
  • 注 音:ㄌㄧˋ ㄒ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官吏感到习惯。《史记·商君列传》:“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2).官场习俗。《宋史·度宗纪》:“比年吏习媮薄,人怀一切,计日待迁,事未克究,又望而之他。”

  • 基本含义
    指官吏的习惯、作风。
  • 详细解释
    吏习是由“吏”和“习”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吏”指官吏,特指古代的官员;“习”指习惯、作风。吏习表示官吏们的一系列习惯和作风,包括他们的行为方式、处事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
  • 使用场景
    吏习一词常用于讨论官员的品行和作风,用来形容官员是否廉洁、公正、负责等。可以用来批评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可以用来赞扬官员的廉洁和公正。
  • 故事起源
    吏习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宣帝纪》中,用来描述晋朝时期的官员作风。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汉语中。
  • 成语结构
    吏习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吏习一向廉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2. 这位官员的吏习不端,屡次受到纪律处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吏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办公室里习惯性地整理文件、处理公务的场景,从而联想到吏习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员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以加深对官员作风和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导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吏习,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吏习,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打下基础。3.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良好的吏习,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吏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