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虞曹
• 虞部
• 虞殡
• 虞宾
• 瑜玉
• 瑜瑕
• 瑜佩
• 瑜珉
词语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 体验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划拳
划圈
划清
划木
划劙
划拉
划桨
划价
划划
划过
外儒
wài rú
拼 音:
wài rú
注 音:
ㄨㄞˋ ㄖㄨˊ
繁体字:
基本解释
道家对儒家的称呼。《云笈七籤》卷九:“外儒失道,不知道为儒本,儒为道末。”
基本含义
指外表看似儒雅文雅,实际上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详细解释
外儒一词源于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品德修养和学问修养。而外儒则是指那些表面上装作儒雅文雅的人,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才实学。外儒往往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实质。
使用场景
外儒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真才实学的人。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只追求虚名、不注重实际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
外儒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儒学家李贽的《李贽文集》中。李贽认为,儒家学问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而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他用外儒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儒家礼仪形式,而不注重实际学问的人。
成语结构
外儒是由“外”和“儒”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外”表示外在的表象,“儒”表示儒家学问和品德修养。
例句
1. 他看上去很有学问,但实际上是个外儒。2. 这个人只会念经,却没有真正的学问,真是个外儒。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外儒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儒雅的服装,但脑袋里是空的,没有真正的学问,这个人就是一个外儒。
延伸学习
学习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著作,了解儒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穿着很儒雅,但是他的成绩很差,真是个外儒。2. 初中生:他总是装作很有学问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只是个外儒。3. 高中生:别看他看起来很有学问,其实他只是个外儒,没有真正的才华。4. 大学生: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我们要避免成为外儒,要注重实际学问的积累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