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葚
shí shèn
  • 拼 音:shí shèn
  • 注 音:ㄕㄧˊ ㄕ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食椹 ”。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毛 传:“黮,桑实也。” 郑玄 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寧思食椹恩。”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只顾眼前的小利益,而不顾大局或长远利益。
  • 详细解释
    成语“食葚”由两个字组成,食指吃,葚指某种水果。成语的本义是指人们只追求眼前的小利益,而不顾大局或长远利益。类似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顾大局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顾个人小利益,不顾团队或社会整体利益的人。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非常喜欢吃葚果,每天都要吃很多。有一天,齐襄王正在吃葚果,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的军情报告,但他却没有理会,继续专心吃葚果。这个故事就成了后来人们用来批评只顾眼前小利益、不顾大局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食葚的结构是“食”+“葚”。
  • 例句
    1. 他总是只顾自己的小利益,真是个食葚之人。2. 别只顾眼前的小利益,要考虑大局,不要成为食葚之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颗水果在吃,但他只顾着吃水果,不顾周围的事情,这就是一个食葚之人。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典故,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只顾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真是个食葚之人。2. 初中生:有些同学只顾自己的小利益,不愿意为班级的大事付出努力,他们是真正的食葚之人。3. 高中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大局,这种食葚之人真让人失望。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不顾整个团队或公司的利益,他们是典型的食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