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蜂剔蝎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liáo fēng tī xiē ㄌㄧㄠˊ ㄈㄥ ㄊㄧ ㄒㄧㄝ

    撩蜂剔蝎 

    喻惹犯恶人,自取祸殃。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一折:“见如今无名草寇侵边上,他正是撩蜂剔蝎将残生丧。”《水浒传》第二六回:“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 西门庆 ,却不是去撩蜂剔蝎。”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言行举止煽动、挑拨是非,引起纷争和争斗。
  • 详细解释
    撩蜂剔蝎是由“撩蜂”和“剔蝎”两个动作组成的成语。撩蜂指的是故意激怒蜂群,剔蝎指的是故意激怒蝎子。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人故意煽动、挑拨是非,引起纷争和争斗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人故意制造纷争、挑拨离间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故意传播谣言、挑拨朋友之间的关系等。
  • 故事起源
    撩蜂剔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马谡的将领,他在三国时期为蜀国效力。马谡为人狡诈,常常故意制造纷争和争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人们便用“撩蜂剔蝎”来形容他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撩蜂剔蝎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成语,表示故意挑拨纷争的行为。
  • 例句
    1. 他喜欢撩蜂剔蝎,经常在朋友之间制造矛盾。2. 这个人总是喜欢撩蜂剔蝎,导致整个团队内部关系紧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撩蜂剔蝎,故意激怒蜂群和蝎子,引起一片混乱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等,以扩大对于类似行为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撩蜂剔蝎,把同学们都搞得不开心。2. 初中生:那个人喜欢撩蜂剔蝎,经常在班级里制造矛盾。3. 高中生:他的行为就像是撩蜂剔蝎,让整个学校都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