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脚凳
tà jiǎo dèng
  • 拼 音:tà jiǎo dèng
  • 注 音:ㄊㄚˋ ㄐㄧㄠˇ ㄉ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一种便于上下车、床用的小凳。 巴金 《秋》一:“ 绮霞 坐在床前踏脚凳上,她也专心地在一边倾听。” 张笑天 《爱的葬礼·红颜自古命多苦》:“ 石后 把擦拭床几的宫女们全都轰了出去,指着一张踏脚凳让 马妙良 坐下,才把她想了一夜的主意和盘托了出来。”
    (2).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不过有一种例外,虽然铺子出盘,作品贱卖,却并不是文豪们走了末路,那是他们已经‘爬了上去’,进大学,进衙门,不要这踏脚凳了。”

  • 基本含义
    指人物地位低下,被人践踏、藐视的比喻。
  • 详细解释
    踏脚凳是指用来踩脚的小凳子,一般比较低矮。成语“踏脚凳”比喻人物地位低下,被人践踏、藐视,处于一种被人轻视的境地。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团队或社会中地位较低,被他人忽视或轻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体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地位较低,受到其他强国的压迫或欺凌。
  • 故事起源
    成语“踏脚凳”的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明确。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位名叫许由的官员,他的地位较低,被他人看不起。有一天,他在官府门前看到一位高级官员经过,为了方便上马,他就主动当踏脚凳,让高级官员踩上他的背脚。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人被人践踏、藐视的情况。
  • 成语结构
    主语 + 踏脚凳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一直是个踏脚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和地位。2. 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直是个踏脚凳,受到其他强国的欺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踏脚凳上,低下的位置使他容易被别人践踏、藐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地位、尊重相关的成语,比如“高人一等”、“抬轿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被其他同学当作踏脚凳,没有人愿意和他玩。2. 初中生: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会用暴力手段把其他同学当作踏脚凳,这是非常不对的行为。3. 高中生: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利用其他同学的弱点,将其当作踏脚凳,来提升自己的竞选机会。4. 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有些成员会忽视其他成员的意见,将其当作踏脚凳,来实现自己的利益。